碎碎念:和自己相处
「如何生活」这一问题其中无法忽略的一大部分应该就是「如何和自己相处」吧。越来越觉得这并不是一句空话,而是货真价实的,很可能是一种把亲密关系的日常性和距离推向极点的关系,尽管当然又包含很多特殊性。如果没有和自己相处的能力,还要去跟别人建立亲密关系,几乎肯定会遭遇创伤。我想把所谓「极致的孤独」这个描述放在和自己的关系身上,但似乎这样做仍然不能好好地面对自己。在生活的空间当中就是有这样一块领地,没有任何
我写的笔记,随笔、梦境、碎碎念之类的。也会有以链接/评论/翻译的形式介绍别处内容的笔记。
返回 [按类型分类]
「如何生活」这一问题其中无法忽略的一大部分应该就是「如何和自己相处」吧。越来越觉得这并不是一句空话,而是货真价实的,很可能是一种把亲密关系的日常性和距离推向极点的关系,尽管当然又包含很多特殊性。如果没有和自己相处的能力,还要去跟别人建立亲密关系,几乎肯定会遭遇创伤。我想把所谓「极致的孤独」这个描述放在和自己的关系身上,但似乎这样做仍然不能好好地面对自己。在生活的空间当中就是有这样一块领地,没有任何
我已经难以理解这世界了,但今晚我仍然会在困倦中睡去。世界涌现出的复杂性,血和泪水,恐惧和痛苦,将会像火星的地表一样,穿越到远古的地球进入我的梦里。脆弱的我总是在希求着绿色的平静,以至于十九岁之后我便不再记得起我的梦。人是多么渺小,并且脆弱,记忆模糊,视野狭窄。但总是有一股乖戾的气息,提醒着我人存在本身的异样。那是一种从胸口涌出来的混沌黑色集合体。其中最为人恐惧的是死,与生的世界之间仅仅互相渗透着非
偶尔会记起珍贵的事其实不过是自己为自己营造的小空间。尘封在夜晚阁楼里细密编织的碎碎念,还有那些沉浸在水底的遥远声音。记忆断片,相册,梦、触感和气味。在生活的缝隙中能够记起他们,会温暖地庆幸原来有这么一个小空间。身边的生活对于我来说太快了,这不是比喻。如果有足够的休息时间,我会生活地更好。其实我很清楚这一点,我就在现实中梦游,带着40%–60%的迷迷糊糊、毛毛躁躁。偶尔,我会在睡前或者发呆的时候
我在考虑自由。在假期的夜晚,和如今在不同城市的高中同学们,在宽阔的长江江面之上步行过桥。没有任何目的,只是单纯觉得自由,走啊走啊走。不知不觉地到了二十岁,终于到了许多事情完全没有答案(或头绪)的年纪。我们是被上帝(如果有的话)抛下的子民,这一点犹如夜幕一样正向我徐徐展开。我们同时是被制度收留的孤儿,与所有孩子们一样,每天干活儿,期待假期。但总会有一天回过神来,我发现自己已经忘记了假期的语言。桥
人多多少少带着各式各样的伤痕生活,因为世界本来就是千疮百孔。想要认真地过上好的生活是一回事,但是却没有办法要求自己是一个完全健康的人。但正是因为如此,才会努力地想要去认真地过上好的生活。今天下午散步的时候,看到了一对情侣在吵架,我目睹了男生将女生推倒在地的一幕,这是我第一次看见这样的场面。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呢?是否要压抑着内心想要马上冲过去给他一拳的冲动,冷静地思考力所能及范围内能够做到的事情
我觉得我并不是一个很会说话的人,这意味着即使心里有很多想说的,也很难传达出来。我发现我的每个朋友都至少有一部分跟我相像,但是还是有一些不像。那些不像的似乎是很重要的部分,但我也说不上来。说话时常常需要确证某些东西,比如说我常常发现我想要确证自己是一个优秀的人,或者是一个特别的人,或者仅仅只是想要得到对方的认同。但我发现这些最终都不能成为我所关注的母题。因为说不出来的时候就只能跟自己说,这样一来就没
现在我想要的是,乐观/谦逊、自律/行动力。这个寒假处于波谷的话,就可以迎来上升的动力了。虽然说这样的波动是为什么呢?可以摆脱它吗?还是欣然接纳它比较好呢⋯⋯很容易发现自己的情绪模式跟前两年其实没什么太大变化,问题就在于不能很好地消解掉虚空的不安全感和无意义感,对所有事情都条件反射地产生消极态度——「能做好吗?能起效吗?有意义吗?」意识到这样的情绪模式,总是会花很久。总之现在需要的就是强化正面的感
假期也没有像本以为的那样,恢复到一种放松而充实、有更多灵感的状态。这同样也是一种试错吧,需要成长的地方无处不在,我需要虚心和静心。首先是会跟很多朋友见面,这当然是很开心啦,但是感觉心里还是会有一些滥用这种联系。恋爱中也是容易同样地延伸到一种不满足的感觉当中去,就会陷入一种无法满足又不知何处可去的状态。跟以前一样,老朋友。其次就是沮丧,不论是学习、工作还是创作,仍然是有些心烦意乱。没有倾听和处理好内
本来想着跨年是不是开心地玩点什么比较好,到最后也就是洗完澡听坂本的钢琴,写点东西而已。这段时间有点忙,也没来得及写很多总结,就等着寒假再说吧。想通过总结一年来听的音乐和照片之类的形式来总结,这个也很有趣呢。2021年感觉不是很起眼的年份,不是质数,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奇数而已。但20岁,慢慢脱离负面为主的情绪状态之后,越来越能够感觉到自己的成长了。对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会思考地
感觉跟别人描述我对性和性别这样的事情的感受和思考实际上会是徒劳的。或许我不应该再尝试去辩解,因为如果不以理解为目的,谈话是没有意义的。我根本无意辩解,但我总是发现自己不得不处于辩解的地步。很少很少会有人愿意尝试抛开成见,以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为前提去交流这些问题。能够在其中感受细腻的情感就更不用说了。因为这样的话题负担着太过沉重的包袱,不管是对于个人来说,还是社会来说。但我仍然会在自己心里想象摆脱一切
原来人也是要定期排出负能量的吧⋯⋯什么都不想做,想把脑袋里一切既定的思维方式都拔掉。嗯,熟悉的心理状态。也许跟阴阴沉沉的天气也有关系。于是就这么让自己待着。这时候会很想跟音乐接触。今天想着,控制器上要是有一个塞子,拔出来的时候鼓点就流出来,就好了。越长大越清楚自己身上讨厌但改不掉的东西,越清楚情绪周而复始的循环。也许这样子不断熟悉,相安无事,才称得上是成熟了吧。看着周围的意义感暂时性地褪去,听
让花洒上的水径直落下头上,水流从头上分到耳朵两边,本应细微的声音却近似轰鸣,像雷声一样舒服。水击打在脑袋上的声音也重重地涌动着,水声形成的墙壁暂时将我包裹其中。微微调整脑袋位置的话,可以让经过耳朵的水流稍微移开,但又不至于完全消失。这样一来,四周低沉的轰鸣在后方拉开一个空位,水落到地上的碰击声清脆地响起,形成不可思议的空间感,好像水落在地上是在遥远的洞穴开外。闭上眼睛,意识似乎移动到另一个世界,身
之前听心理医生这么说,「心理障碍的『康复』是可能的,而且大多数人都可以正常康复。但这个康复并不意味着负面情绪消失了,而是说它依然在那里,但已经对你没有什么影响了。」我越来越能理解这句话了。以前有些避讳「解决心理问题」、「消除焦虑」、「消除抑郁」这些说法,因为我认为这样说,对于那些正深受其扰的人来说是一种二次伤害——这些情绪问题对于正常人来说不难解决,但对于她们来说能否解决仍是个未知数。不过现在我
夜幕降临,人们逐渐睡去,城市才能够从平日的喧闹中脱身,得以片刻的喘息。老旧样式的大楼比平日更显苍老,蜷伏在冰凉的土地上休憩。街上保留着为数不多的人造灯光,交通灯的闪烁映照在那些光溜溜的建筑外墙上,每闪一下,大楼就被撼动一次。平日里,它们的面容有那么脆弱吗?如果它们有这样的自觉,或许不至于看上去如此落魄。微不足道的人造灯光在此刻显得特别温暖,惺惺相惜地抚摸着它们的外壳。依稀的车流为了填补此间的寂寞
这几天重看《小森林》的冬篇,读日本建筑师安藤忠雄的书,重听李如一关于日本文化的播客《灭茶苦茶》,在书店里翻看David Byrne的《制造音乐》(作者本身是个乐手,很大篇幅讲音乐的历史,与音乐相关的因素[比如场地、技术、媒介、聆听方式]如何发展、同时如何塑造音乐,感觉特别有趣),看宫崎骏的动画《崖上的波妞》(主要是喜欢音乐方面,久石让的配乐总是那么好),都感受到了心底里久违的感动。伴随而来的是
决心将自己从情绪的囚笼中解救出来很重要。情绪的惯性很大很大,习惯了之后几乎是本能的条件反射。「那样的话一定会变消沉」、「即使那样之后也不会高兴起来」之类的想法多起来之后,就会感觉无缘由得焦虑。比如说每天看着自己的音乐收藏选歌听的时候,也会没来由地消沉,「听了这张专辑也不会变高兴吧」、「这个听好多遍了,会厌烦的吧」之类的。完全没有在考虑事物本身,而是在根据惯性消极地预测自己的情绪反应。理所应当地,
实际上记忆里充满了黑色的「断片」,那些想到就会下意识回避的片段。以至于心也相应地产生断片,变得不完整起来。任何事情都在呼啸的风中松动摇曳,原本的样子模糊不清,只能在破碎的镜子面前触碰自己。稍稍翻看了以往不敢看的相册备份,感觉某处的坚冰被细碎地凿开,一下一下地,充满疑惑的语气,流淌着依稀的体温。17岁大概是我目前为止最快乐的时光了吧,这么想着。问题在于有失公正地看待过往和自己,才惊讶地发现记忆里
以后想比以前更常常更新这个频道。航海日志不会再更新了,倒不是因为历程已经结束,而是这样的历程已经不再特殊了,我比较希望它成为日常的一部分呢。其实完全是一个很想说出自己内心想法,希望得到别人理解的人嘛,但是关于发东西这一点还是会无端顾虑很多(实际上就是想说的话超多又不知道该不该说的情况)。最后果然还是想在这个频道发自己喜欢的东西。喜欢的音乐,喜欢的画儿,感兴趣的事情,还有各种碎碎念,负能量输出,没
这两天因为要退出朋友圈发生了一些不好的事情。我仅仅是觉得,朋友圈对我来说的包袱太重。想发什么东西的忧虑非常多,自我形象塑造的刻意感太重。而且对良莠不齐的内容无心阅读。或许有另外一个选项,就是通过大幅度的屏蔽来改造「朋友」圈,只留下真正想要交流的朋友。这个选项之前没有考虑过,我想以后也不会再考虑。这实际上反映的,只不过是我自己的社交态度。真心朋友不多,时时提防着别人。我很少觉得被理解。这跟我深层的性
Advocate Personality今天的收获之一。以前从不做这样的心理测试,惊讶于这个网站的详细客观的程度。英文版的分析里有很多共鸣之处,深深被震撼到了。不过单纯被震撼并不是做这样测试的目的,对于一个简单的测试来说,结果仅仅是作为一个启发,促使自己对自己的外在人格有更多的思考。尤其是career部分的分析,也是最近在考虑的问题,可以给人很大的启发。当你发现人格的stretchability
今年的夏天结束了,来年再见吧。暑假转眼间就过去了,没有什么实感。不可避免还是要经历强烈的怀念感啊。还记得暑假刚开始的那天傍晚风的味道。果然开始的心情和结束的心情是一体两面吧。其实,对我而言休息到底是什么呢?是一些幻想中的东西也说不定吧。也许其中之一是「无聊」。我们感受无聊和时间的器官或许已经钝化了。我想要对假期的记忆里,充满一些发呆的时间、自言自语的时间、注视着天空和城市的时间⋯⋯时间很奇
夏天晴朗时的天空总让人感觉异常开阔。不像秋天有时阴沉的天空,感觉厚厚一层密闭地包裹着我;夏天的天空真的好高好远。也许是因为云,夏天可以看到很多很多的云,就如同海面上航行的船一样。天上有它们悠然地(或者急匆匆地)航行着,也就暗示着世界可能存在着更宽广的目的地吧。自然非常美丽,当然这句话小学生也知道。但我总觉得我现在比起小学生时候的我更认同这句话。有时候很想要追寻某些意义,却发现自己的生活其实只是由
除了治愈之外,我的生活还有另一个母题——怀旧。每每假期将尽,怀旧就伴随着一层悲伤感袭来。很多记忆的画帧重叠着,构成抽象的怀旧感。包括小学的那些无所事事和兴趣盎然的周末,出去玩回来之后随意躺在床上安静的半梦半醒,厨房和阳台传来的模糊的气味和声音。中学的那些怅惘和沉迷于各种事物的周末,放学之后四处游荡的下午,若干个注视夕照和晚霞的傍晚,以及由空调、阳光和自由构成的暑假。其实很早我就知道,怀旧并非针对
从天上的洞口掉进去之后,好像来到了一个没有光亮的空间。这里只有一个物体,如果可以称之为物体的话。它似乎悬浮在正中间,没有支撑的东西。上面的材质有点让人捉摸不透,有时是水晶的碎片,透露着黑暗的光线;有时是金属制的齿轮,泛着柔和而温暖的光泽;有时是岩石,暖灰色上面有墨绿色的斑纹。它静静地,一动不动(我发现我可以飞行着控制视角,看到它的不同侧面);但好像凝视着,里面又在发生着难以察觉的变化。它很大,我
太阳落山了,家背后的小山上,树林里已经一片漆黑。也没到完全看不见的程度,凭借微弱的蓝紫色天光,可以依稀分辨这里的植物。每天晚饭过后,只要今天作业不太多,我都会趁着家里人不注意跑到这座小山上,寻找不见了的东西。不见了的东西,说白了就是梦。夜色缓缓降临,光线中的蓝色一点一点变浓。这时候如果睁大眼睛仔细看的话,在某些低矮的灌木底下就可以看到梦。梦分沉睡的和清醒的两种。清醒的梦微微地泛着清冷的蓝光,只要
一如怀旧的未来,在未命名时空中存在着夏日傍晚的乐队合练,拥抱中抚慰人心的气味,踌躇在洗净碗碟上的水滴,以及月亮上遥远的蝉声。我审视着与那个时空之间的距离,等待思考渐渐被拖入膨胀的尺度。便是这样简单但不便明说的困扰,当这样的困扰持续越久,就越深谙它的难以诉说。即便如此,这片无法触及的距离成了我自身的一部分,渗透在现实的空气中被呼吸着,被依存着。
房间里好暗。我起身下床拉开一手掌宽的窗帘,于是窗外的晴天悄悄爬进了房间。我眯着眼睛注视着窗外,打量今天的天气如何。其实没必要看,只是一个跟昨天和明天一样的夏日。看了一会儿,我坐回床上,又陷入了半梦半醒的状态。意识里传来蝉鸣。是梦里还是梦外也说不清,反正只是没睡醒。我低头等自己醒来,时间慢慢流逝。晴天很好,但我也喜欢阴天。所以有好些晴天里,我故意把窗帘拉得剩下一条缝,让房子的光线阴暗起来,随之
我看得见那些在头上大片大片盖下来的蝉鸣,还有弹珠汽水嗞啦嗞啦透明的气泡。吹着还是热的风,一群孩子坐在防波堤上面看着海浪轻轻地摇,大声地笑。其中有一个大草帽白长裙的女孩子,大概十四五岁,和一个头发打卷的男孩子,他们沉默着,可能有什么缘起。树林呐,一样是蝉鸣,好大声,满满地把你从头到脚包裹住一样。果子红色黄色紫色,就是没有绿色。有一些已经掉在地上烂掉了,虫子飞着一股难闻的味道。于是逃到小溪边好了,水
最近我一直在默默思考AI正在给宏观世界带来什么潜在影响的问题。谈论这些问题很难,我常常倾向于避开一些当下甚嚣尘上的争论,仅仅因为不喜话题的风格或气质,比如加密货币或Web3。也许是一种Neo-luddite,或是对理工科刻板印象中思维方式和意识形态的下意识叛逆。但我碰巧是学习机器学习领域的学生,深入接触过AI音乐这个方向。所以我意识到,我越来越难以忽略这个问题在我体内造成的割裂感、和潜伏在其中的巨
发现一个叫做The Recurse Center的编程社区,很有趣的样子。她们把自己定位为“a self-directed, community-driven educational retreat for programmers”,这个retreat不太好翻译的感觉⋯⋯她们为想要学习编程、享受编程的人提供免费的教育环境,目前也开放线上的活动。她们对学习的看法受到上世纪七十年代“unschool
回听《一天世界》才去看了Nintendo Labo的宣传片,太有趣了!从来没有想过Switch的两个Joy-Con可以做这么多事情,原来里面有好多传感器。视频里面出现了很多让人眼前一亮的交互方式,直觉又有趣~但话说回来,现实世界中的交互本来就是自然且直觉的。正是因为数字世界里的交互仍然不够好,所以这样的交互在数字世界里才显得尤其珍贵。像汽车方向盘、机器人、钓竿这样的模拟现实的交互很有
最近Epic和Apple的官司把应用分发平台和开发者之间的矛盾摆在了大家眼前。我们开始逐渐意识到,Apple作为“Big Tech”科技巨头,它的每个决策都在深刻地影响着业界,甚至深刻地影响着我们认知数字世界的方式。而这样的影响十分复杂,绝无单方面好坏。但问题是,技术美好的一面很容易掩盖住糟糕的一面。像Matt Gemmell的文章Damage提到的那样: No compa
你好,这里是cobalt的博客。其实我很早开始就想要写博客,但是由于情绪障碍的问题,难以沉下心整理想法,所以迟迟无法动工。我想要在博客里写很多喜欢的事物,比如关于技术、关于音乐、关于内心、或者是单纯的小散文。现在想要从关于技术的一个专栏开始这个小博客。说是技术(这里指的主要是软件方面),其实不是很正经。我还没有上过任何一门技术的正规课程,技术业余爱好者cobalt的知识都来自互联网,小部
把Twitter主页从「热门推文」切换到「最新推文」之后,每天刷(这个动词⋯⋯)时间线的时间大幅度缩短了。热门推文是Twitter客户端独有的(API获取不到的)定制时间线,不仅会按热门度来排序(具体算法不清楚),还会囊括更多的内容,比如关注的人的喜欢、关注的人关注了谁。这个模式的好处是,可以explore到更多好玩的东西。主页中「显示更多推文」的按钮在两个模式下也非常不同。如果是
托托说:Office在各處生根的感覺讓我感到由衷的恐懼,似乎也沒有其他力量能夠斬斷它的脈搏。不止一次跟托托有相同的想法,但都没有付诸实践。诚然,Office充满了闭源的气息,影响了一代一代的人。作为WYSIWYG (What you see is what you get)的设计器来说,Office是足够好的,然而垄断的Office已经在如何组织信息、呈现信息、分发信息这些重要议
李如一,我的两个原则:二、要对子女的媒体膳食进行规划。如今的主流风气在这一点上主张散养,看什么听什么玩什么都尽量少干涉。这是旧时代的想法。教育的前提是让子女广泛接触各种各样的东西,包括金华火腿,也包括猪屎。我们的父辈能接触到的媒介内容非常有限,猪屎的量尤其不足。只有她们放手,我们才能有更多机会接触猪屎。但今天的情况调转了过来。我们生活在媒介高度发达、消费主义机器以前所未有的效率、随时随地把各种猪
最近有在做一个当代爵士的歌单(Apple Music),把近几年喜欢听的曲子和在积极关注的音乐人汇总到一起了!列表应该不完整,不过希望大体可以(从我的角度)反映出当下的新生爵士乐风貌。这并没有任何明确定义,我收集的基准大概是:音乐人大多都年轻,感觉像是从爵士/融合谱系发展而来,但也并不是一耳朵就能听出和上世纪的爵士传统(像是大乐队、Swing、Bebop、Bossa Nova之类)有什么联系,而
最近我一直在默默思考AI正在给宏观世界带来什么潜在影响的问题。谈论这些问题很难,我常常倾向于避开一些当下甚嚣尘上的争论,仅仅因为不喜话题的风格或气质,比如加密货币或Web3。也许是一种Neo-luddite,或是对理工科刻板印象中思维方式和意识形态的下意识叛逆。但我碰巧是学习机器学习领域的学生,深入接触过AI音乐这个方向。所以我意识到,我越来越难以忽略这个问题在我体内造成的割裂感、和潜伏在其中的巨
来自以色列的音乐人Kutiman在2009年的Thru-you系列,由十几支互不相干的音乐视频重新剪裁组装成新的音乐。来自世界各处各式各样的面孔(分不清是哪个国家、什么种族),在家里、学校、琴房、街头、录音棚、舞台,演奏各式各样的乐器。犄角旮(kaa)旯(laa)散落的碎片被汇集在一起,刨去原有的意图和语境,肆无忌惮地拼贴成新的画面——就像是小学生们用废弃报纸做手工,不过比那还要更加好玩。拼贴成的
Falaise, Crush, Floating Points Pt. 5, Radiance, Keith Jarrett第一首是Floating Points的电子音乐。几个月前在听这首的时候,就想要收集一些关于愤怒的音乐。愤怒是复杂的,当它被声音具象化之后,以一股流动的方式贯穿身体,人只能够目瞪口呆地仰望着它。有趣的是,这首曲子主要利用了管弦乐录音,在此基础上做数码处理,创造出了强力的
一个神奇的噪声/氛围音景网站,从雨声、海浪声之类的环境声到各种合成声音,以及包含幻想成分的配器氛围音乐,无所不包。作者制作了一个特殊的声音引擎,允许用家通过滑块控制各个成分的比例,还能设置随机运动创造出动态音景。作者在博客部分介绍了幕后的制作心得和理念。很难想象这个制作精良的网站是一个人制作的,其中的内容几乎全部可以免费获得。(myNoise也有外包制作的iOS/Android应用,声音内容
回听《一天世界》才去看了Nintendo Labo的宣传片,太有趣了!从来没有想过Switch的两个Joy-Con可以做这么多事情,原来里面有好多传感器。视频里面出现了很多让人眼前一亮的交互方式,直觉又有趣~但话说回来,现实世界中的交互本来就是自然且直觉的。正是因为数字世界里的交互仍然不够好,所以这样的交互在数字世界里才显得尤其珍贵。像汽车方向盘、机器人、钓竿这样的模拟现实的交互很有
高三上学期的期末考试结束之后,我们得留在学校里继续学习。那段时间对我来说不是什么平静和愉快的日子。考试之后,大家或许忙着在对答案,或许忙着在准备寒假的复习。我就像在潜意识里刻意逃避那样,开始研究一些别的东西——用微分方程解物理学中含有非线性元件的电路相关问题。那真是糟糕的逃避,因为我对物理也没有那么感兴趣,我只是着迷于蘑菇帝国充满自赏味道的吉他音色,想知道它们到底是怎么制作出来的。那段时间,周末
最近看了几个跟音乐相关的视频,一个是讲Céline Dion的All By Myself中间的转调,一个是讲绝对音感,一个是讲Martha Argerich过了80岁生日,仍然在公开演奏。然后去看了2010年Argerich演奏肖邦第一钢琴协奏曲的录影。这些(每次都会更加)让我感觉,音乐总是比我想象得奇妙得多得多。就像文学会研究一首诗的某个字眼出处如何、语境如何、历史脉络如何,原来音乐也能如此。
Sun Bear Concerts是1976年11月Keith Jarrett在日本的钢琴独奏会巡演的录音专辑。在两个星期内,他在日本进行了八场独奏会,这张专辑收录了其中的五场,分别是在京都、大阪、名古屋、东京和札幌。每场演奏会都由上下两部分组成,每部分是四十分钟左右的无间断钢琴即兴。加上三首encore,这张专辑的时长达到六个半小时。这张专辑1978年由ECM (Editi
昨晚看了关于Max Richter’s Sleep的纪录片。第一次听这张长达八小时的专辑,我记得好像是初三的时候。后来一直一直听,当然从来都没有听完过(基本上都是听到第三首就睡着了w)。很惊讶,他把这张专辑做成了音乐会。八小时长的音乐会,从月升到月落,在洛杉矶的露天公园Grand Park、巴黎爱乐乐团音乐厅Philharmonie de Paris、悉尼歌剧院Sydney Opera
最近很迷Adams的这两部作品,都是钢琴独奏,China Gates五分钟左右,Phrygian Gates二十二分钟左右,分三个乐章。John Adams是美国极简主义(minimalism)作曲家。搜索的时候竟然发现了他的个人网站,上面有他对这个作品的详细介绍。这可是1977年的作品诶!稍微有些惊讶。在那里发现了有意思的东西,因为我单纯听难以从作曲层面听出什么东西,毕竟cob
如果是分享音乐的话,什么样的方式会让你更愿意去听呢?音乐与其他媒介有着显著的不同,高度抽象和时间线性的特点,让人们在还没听到它之前无法把握它。标上genre(风格、流派)和简单的描述也许会让你对尚未听到的音乐有一个第一印象。或者,加上一些感性的、隐喻的文字能让你能了解到推荐音乐的人的主观感受。还是说,直白地写出推荐的理由?背后的故事?还是什么都不说最好呢?换个角度来说,如果你是推荐人的话,促
最近有在做一个当代爵士的歌单(Apple Music),把近几年喜欢听的曲子和在积极关注的音乐人汇总到一起了!列表应该不完整,不过希望大体可以(从我的角度)反映出当下的新生爵士乐风貌。这并没有任何明确定义,我收集的基准大概是:音乐人大多都年轻,感觉像是从爵士/融合谱系发展而来,但也并不是一耳朵就能听出和上世纪的爵士传统(像是大乐队、Swing、Bebop、Bossa Nova之类)有什么联系,而
Falaise, Crush, Floating Points Pt. 5, Radiance, Keith Jarrett第一首是Floating Points的电子音乐。几个月前在听这首的时候,就想要收集一些关于愤怒的音乐。愤怒是复杂的,当它被声音具象化之后,以一股流动的方式贯穿身体,人只能够目瞪口呆地仰望着它。有趣的是,这首曲子主要利用了管弦乐录音,在此基础上做数码处理,创造出了强力的
昨晚看了关于Max Richter’s Sleep的纪录片。第一次听这张长达八小时的专辑,我记得好像是初三的时候。后来一直一直听,当然从来都没有听完过(基本上都是听到第三首就睡着了w)。很惊讶,他把这张专辑做成了音乐会。八小时长的音乐会,从月升到月落,在洛杉矶的露天公园Grand Park、巴黎爱乐乐团音乐厅Philharmonie de Paris、悉尼歌剧院Sydney Opera
最近很迷Adams的这两部作品,都是钢琴独奏,China Gates五分钟左右,Phrygian Gates二十二分钟左右,分三个乐章。John Adams是美国极简主义(minimalism)作曲家。搜索的时候竟然发现了他的个人网站,上面有他对这个作品的详细介绍。这可是1977年的作品诶!稍微有些惊讶。在那里发现了有意思的东西,因为我单纯听难以从作曲层面听出什么东西,毕竟cob
我想要解开所有的锚定,张开所有蜷缩的维度。在浓郁的黑夜看不见的裂缝中伸进手去,抚摸混沌和复杂性。我想要明晰的晦涩。你问什么是明晰的晦涩?莫奈晚年眼疾逐渐恶化,却可以感知一部分紫外光区,他晚年笔下的花园总是充满诡谲的色彩。就是多义性,犹如山顶的晨光那样清新的多义性。维度,隐喻,语境,多义性。世界失去了这些就没办法运作。但是在白天,所有事物都是静态,时间是切面的,空间是经典的。一切都很完美,就像水泥墙
最近有在做一个当代爵士的歌单(Apple Music),把近几年喜欢听的曲子和在积极关注的音乐人汇总到一起了!列表应该不完整,不过希望大体可以(从我的角度)反映出当下的新生爵士乐风貌。这并没有任何明确定义,我收集的基准大概是:音乐人大多都年轻,感觉像是从爵士/融合谱系发展而来,但也并不是一耳朵就能听出和上世纪的爵士传统(像是大乐队、Swing、Bebop、Bossa Nova之类)有什么联系,而
Sun Bear Concerts是1976年11月Keith Jarrett在日本的钢琴独奏会巡演的录音专辑。在两个星期内,他在日本进行了八场独奏会,这张专辑收录了其中的五场,分别是在京都、大阪、名古屋、东京和札幌。每场演奏会都由上下两部分组成,每部分是四十分钟左右的无间断钢琴即兴。加上三首encore,这张专辑的时长达到六个半小时。这张专辑1978年由ECM (Editi
我想要解开所有的锚定,张开所有蜷缩的维度。在浓郁的黑夜看不见的裂缝中伸进手去,抚摸混沌和复杂性。我想要明晰的晦涩。你问什么是明晰的晦涩?莫奈晚年眼疾逐渐恶化,却可以感知一部分紫外光区,他晚年笔下的花园总是充满诡谲的色彩。就是多义性,犹如山顶的晨光那样清新的多义性。维度,隐喻,语境,多义性。世界失去了这些就没办法运作。但是在白天,所有事物都是静态,时间是切面的,空间是经典的。一切都很完美,就像水泥墙
一个神奇的噪声/氛围音景网站,从雨声、海浪声之类的环境声到各种合成声音,以及包含幻想成分的配器氛围音乐,无所不包。作者制作了一个特殊的声音引擎,允许用家通过滑块控制各个成分的比例,还能设置随机运动创造出动态音景。作者在博客部分介绍了幕后的制作心得和理念。很难想象这个制作精良的网站是一个人制作的,其中的内容几乎全部可以免费获得。(myNoise也有外包制作的iOS/Android应用,声音内容
昨晚看了关于Max Richter’s Sleep的纪录片。第一次听这张长达八小时的专辑,我记得好像是初三的时候。后来一直一直听,当然从来都没有听完过(基本上都是听到第三首就睡着了w)。很惊讶,他把这张专辑做成了音乐会。八小时长的音乐会,从月升到月落,在洛杉矶的露天公园Grand Park、巴黎爱乐乐团音乐厅Philharmonie de Paris、悉尼歌剧院Sydney Opera
环境光是怎样塑造事物的光影的呢,光影又是怎样微妙地影响情绪的呢?我一直很好奇。一天之中环境光的变化非常戏剧,特别是在日落日出短短的十分钟内,这就是人们如此着迷于它的原因吧。其他时候环境光变化则太过缓慢,让人忽略对这部分世界的感知。但即使是在静止的正午,仍然可以发现散落在墙壁影子上、或玻璃杯下面的剔透阳光。环境光的质感无论何时都在周围。我不会画画,所以我很佩服那些在风景中对光影有着惊人把控力的画师。
我在考虑自由。在假期的夜晚,和如今在不同城市的高中同学们,在宽阔的长江江面之上步行过桥。没有任何目的,只是单纯觉得自由,走啊走啊走。不知不觉地到了二十岁,终于到了许多事情完全没有答案(或头绪)的年纪。我们是被上帝(如果有的话)抛下的子民,这一点犹如夜幕一样正向我徐徐展开。我们同时是被制度收留的孤儿,与所有孩子们一样,每天干活儿,期待假期。但总会有一天回过神来,我发现自己已经忘记了假期的语言。桥
当生活中没有什么比吉他轰鸣声更真实,我该如何生活?我讨厌纸糊和赝品一般的世界。我讨厌虚假和糊弄的青春。我讨厌装作毫不知情和浑然不觉。我讨厌你告诉我该摆出什么样的神情。我讨厌嚣张的大人过家家,把锁链当作宝贝奔走相告。夏日傍晚眩目的橙色通通蒸发掉。生活除了寂静的空气什么也不让我听。——呼吸、呼吸,枕着深邃的无色入睡吧,没有任何感情能在睡梦中让你窒息。脆弱和换洗衣服泡在浴缸里,镜
时不时会感觉睡觉的时候在想很多东西。有点像在做梦,但也没有清晰的情节,只是一些想法在飘来飘去。有时候是针对一个特定主题的,但醒来之后完全不记得了⋯⋯只留下一种确实在睡梦中思考着什么的印象。这种印象很神奇,很有实感,就像睡眠中思绪游过的痕迹,往意识上刻下了若隐若现难以破译的文字。这种感觉在睡眠的边缘处最明显。可以「清楚地」感觉到自己处于两种思维方式和两种人格中间的模糊位置。会感觉身处睡梦的原始
希望有一个无限长的夜晚,我将会步行游历整个城市。出发前先仔细地洗个澡,穿上洁净的衣服,和家作个长长的道别。给自己倒酒,点上蜡烛。感受所有的夜风和路灯下温暖的影子。要与植物作伴,听她们的低语。要与大楼为伍,听他们的喘息。深蓝的天空没有星星,因为远处汽车刚从高速公路上呼啸而过。自动售货机和便利店敞露心扉,灯光远比白天更要亲切。但空气则愈发稀薄,它的缝隙里是否藏着什么?它让我安心,也带来令人沉沦的孤独。
假期也没有像本以为的那样,恢复到一种放松而充实、有更多灵感的状态。这同样也是一种试错吧,需要成长的地方无处不在,我需要虚心和静心。首先是会跟很多朋友见面,这当然是很开心啦,但是感觉心里还是会有一些滥用这种联系。恋爱中也是容易同样地延伸到一种不满足的感觉当中去,就会陷入一种无法满足又不知何处可去的状态。跟以前一样,老朋友。其次就是沮丧,不论是学习、工作还是创作,仍然是有些心烦意乱。没有倾听和处理好内
夜幕降临,人们逐渐睡去,城市才能够从平日的喧闹中脱身,得以片刻的喘息。老旧样式的大楼比平日更显苍老,蜷伏在冰凉的土地上休憩。街上保留着为数不多的人造灯光,交通灯的闪烁映照在那些光溜溜的建筑外墙上,每闪一下,大楼就被撼动一次。平日里,它们的面容有那么脆弱吗?如果它们有这样的自觉,或许不至于看上去如此落魄。微不足道的人造灯光在此刻显得特别温暖,惺惺相惜地抚摸着它们的外壳。依稀的车流为了填补此间的寂寞
比起笑颜,我好像更喜欢睡梦中的面容、没有明显笑意的表情,还有婴儿般蜷缩的姿势。可能是这些更接近柔软的内心世界,让人感觉更亲近。也可能是睡梦静止的表情和姿势背后,隐藏着无法得知的涌流,这种微妙的神秘感,好像有着无尽的解读。梦,潜伏在内心深处的,飘忽不定而沉思的,怀旧而憧憬的,架空世界的入口和出口。摄影师Paul Graham常常拍摄睡梦中的人。他的照片书Does Yellow Run F
理解父权制的关键在于它是当今世界的底层逻辑。虽然跟「男人」有关,但父权制并不仅仅是「男性发展出特权蔑视和侵犯女性」的制度。父权制,是资本主义、强权政治和战争的盟友。是弥漫和渗透在空气当中的恶。像寄生虫一样吭哧吭哧地啃食每一个人的大脑,每一个人:男人,女人,同性恋者,跨性别者,非二元性别者,等等。总有一个时刻,会揭开流血的伤疤。难点在于,一旦把镜头对准任何一个个体,都会失焦:恶不在任何一个人身上
单数“they”是英文中一个通用第三人称单数代词。这个代词可以帮助作者避免对性别做出假设,从而使语言更具包容性。这个代词虽然曾在学术写作领域遭到反对,但如今已被众多组织和出版社所接受和鼓励。例:“Casey is a gender-fluid person. They are from Texas and enjoy tacos.”
看到越多男性做出的恶劣行为,其实我会感觉由衷的害怕,我会感到仅仅因为性别身份,自己不断地被污损。坦白说一直以来,成为男性加害者的可能性,哪怕只有一点点,哪怕仅仅是因为一个性别身份,已经在潜意识里埋下了恐惧和污名的种子。这可能也是一直以来我想要摆脱传统男性身份的原因。我知道这可能不及女性所面临的困境,但确实少见女性主义讨论男性在男权话语下所面临的困境。在异性恋关系中,我意识到无论是对男性女性的想象
最近看了几个跟音乐相关的视频,一个是讲Céline Dion的All By Myself中间的转调,一个是讲绝对音感,一个是讲Martha Argerich过了80岁生日,仍然在公开演奏。然后去看了2010年Argerich演奏肖邦第一钢琴协奏曲的录影。这些(每次都会更加)让我感觉,音乐总是比我想象得奇妙得多得多。就像文学会研究一首诗的某个字眼出处如何、语境如何、历史脉络如何,原来音乐也能如此。
每过一段时间就会想起村上春树《1Q84》里的女性。熟谙肌肉训练的高级健身教练青豆,在街上开着警车巡逻、以及给高中生讲解避孕套用法的警察亚由美,从政治舞台退下、给遭遇家暴妇女提供援助的柳宅老夫人,全身上下都透露着奇妙气息的接受者深绘里,当然还有天吾的嫉妒心旺盛的有夫之妇女友。每个人都是那么不可思议。雅纳切克的《小交响曲》一响起,世界舞台无形的幕布缓缓拉开,天上的月亮变成两个,小小人在暗处悄悄造蛹。
环境光是怎样塑造事物的光影的呢,光影又是怎样微妙地影响情绪的呢?我一直很好奇。一天之中环境光的变化非常戏剧,特别是在日落日出短短的十分钟内,这就是人们如此着迷于它的原因吧。其他时候环境光变化则太过缓慢,让人忽略对这部分世界的感知。但即使是在静止的正午,仍然可以发现散落在墙壁影子上、或玻璃杯下面的剔透阳光。环境光的质感无论何时都在周围。我不会画画,所以我很佩服那些在风景中对光影有着惊人把控力的画师。
今年的夏天结束了,来年再见吧。暑假转眼间就过去了,没有什么实感。不可避免还是要经历强烈的怀念感啊。还记得暑假刚开始的那天傍晚风的味道。果然开始的心情和结束的心情是一体两面吧。其实,对我而言休息到底是什么呢?是一些幻想中的东西也说不定吧。也许其中之一是「无聊」。我们感受无聊和时间的器官或许已经钝化了。我想要对假期的记忆里,充满一些发呆的时间、自言自语的时间、注视着天空和城市的时间⋯⋯时间很奇
夏天晴朗时的天空总让人感觉异常开阔。不像秋天有时阴沉的天空,感觉厚厚一层密闭地包裹着我;夏天的天空真的好高好远。也许是因为云,夏天可以看到很多很多的云,就如同海面上航行的船一样。天上有它们悠然地(或者急匆匆地)航行着,也就暗示着世界可能存在着更宽广的目的地吧。自然非常美丽,当然这句话小学生也知道。但我总觉得我现在比起小学生时候的我更认同这句话。有时候很想要追寻某些意义,却发现自己的生活其实只是由
关于这个世界,只有孤独感是真实的。不随着时间、地点、心情、年龄、正在做的事情、身边的人变化而变化的孤独感。只有它才能称得上是生活的本质。只有它才是能够为我所知晓之物。孤独感的特别,在于深入其中之后,所能涌现出的无尽的温柔。孤独感即是温柔,温柔即是孤独感。在两者互相缠绕和生长之间,我感受自我,进而感受生活的流动。生活的流动从来没有源头和去处,但却一直在流淌。在哪里流淌?我无法得知。这样的不可知就是孤
除了治愈之外,我的生活还有另一个母题——怀旧。每每假期将尽,怀旧就伴随着一层悲伤感袭来。很多记忆的画帧重叠着,构成抽象的怀旧感。包括小学的那些无所事事和兴趣盎然的周末,出去玩回来之后随意躺在床上安静的半梦半醒,厨房和阳台传来的模糊的气味和声音。中学的那些怅惘和沉迷于各种事物的周末,放学之后四处游荡的下午,若干个注视夕照和晚霞的傍晚,以及由空调、阳光和自由构成的暑假。其实很早我就知道,怀旧并非针对
最近我一直在默默思考AI正在给宏观世界带来什么潜在影响的问题。谈论这些问题很难,我常常倾向于避开一些当下甚嚣尘上的争论,仅仅因为不喜话题的风格或气质,比如加密货币或Web3。也许是一种Neo-luddite,或是对理工科刻板印象中思维方式和意识形态的下意识叛逆。但我碰巧是学习机器学习领域的学生,深入接触过AI音乐这个方向。所以我意识到,我越来越难以忽略这个问题在我体内造成的割裂感、和潜伏在其中的巨
我已经难以理解这世界了,但今晚我仍然会在困倦中睡去。世界涌现出的复杂性,血和泪水,恐惧和痛苦,将会像火星的地表一样,穿越到远古的地球进入我的梦里。脆弱的我总是在希求着绿色的平静,以至于十九岁之后我便不再记得起我的梦。人是多么渺小,并且脆弱,记忆模糊,视野狭窄。但总是有一股乖戾的气息,提醒着我人存在本身的异样。那是一种从胸口涌出来的混沌黑色集合体。其中最为人恐惧的是死,与生的世界之间仅仅互相渗透着非
英国女王在2020年4月瘟疫时期对国民发表的四分钟演讲。毫无疑问它带有一种不可思议的安定人心的力量。为什么我会被感动呢?即使女王的演讲内容并无太多深刻内涵,与众多政要日复一日在耳边聒噪的话语无异。但我或许从女王的演讲里能够想象一个平行世界,一个并不存在的2020年。女王没有政治力量。正因如此她只是单纯地说了这么一番话,凭借简洁而带有历史感的措辞,就足以给人力量。我至今仍未理解瘟疫给我们的世界带来
你会觉得难以在工作和休息之间切换吗?每到学期的这个时候,我都会感觉自己真的变得像机器一样。不仅仅是说在工作的时间,对我来说更明显的是在工作完切换成休息的时间。我做不到驾轻就熟、滴水不漏地,工作的时候想「工作的事」,休息的时候想「休息的事」。大人们给我的印象就是身体里有个开关,啪一下,从工作切到生活,啪一下,又从生活切到工作。这种游刃有余应该是好事吧,我想,毕竟休息的时候谁也不想有工作的事情来烦心,
Falaise, Crush, Floating Points Pt. 5, Radiance, Keith Jarrett第一首是Floating Points的电子音乐。几个月前在听这首的时候,就想要收集一些关于愤怒的音乐。愤怒是复杂的,当它被声音具象化之后,以一股流动的方式贯穿身体,人只能够目瞪口呆地仰望着它。有趣的是,这首曲子主要利用了管弦乐录音,在此基础上做数码处理,创造出了强力的
暑假试着做了我的一本书,取名叫《等到夏天结束,我们就搬家》。虽然并不是什么高级的出版物,但印刷出来拿在手里果然很有成就感!拜托朋友写的序和我自己写的后记里,已经很好地描述了做书的初衷、文字和排版展现出的结构以及它与我的关系。这本书是非常私人化的物品,制作时预设的读者就是我自己,因此大概不适宜用公共的方法去阅读它。如果能够把它当作低声呢喃的自言自语来翻看,并从中获得灵感或乐趣的话,我会很高兴的!在
刘窗:在地宇宙,天线空间:在录像作品《比特币矿和少数民族田野录音》(2018)中,艺术家关注到中国西南部的水利工程与比特币矿之间的关联,这种独特的能量与信息的转换链条成为了这则宏大故事的开端。链条一直延伸,从清末早期的信息化工程到站在光缆上操作「快手」的工人,从区块链到高速铁路,从赞米亚到索拉里星,从数据到声音,从地方到全球,这趟旅程犹如怀特海所言及的「思辨历险」,一场力图突破认识论框架的思想实
最近我一直在默默思考AI正在给宏观世界带来什么潜在影响的问题。谈论这些问题很难,我常常倾向于避开一些当下甚嚣尘上的争论,仅仅因为不喜话题的风格或气质,比如加密货币或Web3。也许是一种Neo-luddite,或是对理工科刻板印象中思维方式和意识形态的下意识叛逆。但我碰巧是学习机器学习领域的学生,深入接触过AI音乐这个方向。所以我意识到,我越来越难以忽略这个问题在我体内造成的割裂感、和潜伏在其中的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