氛围
环境光是怎样塑造事物的光影的呢,光影又是怎样微妙地影响情绪的呢?我一直很好奇。一天之中环境光的变化非常戏剧,特别是在日落日出短短的十分钟内,这就是人们如此着迷于它的原因吧。其他时候环境光变化则太过缓慢,让人忽略对这部分世界的感知。但即使是在静止的正午,仍然可以发现散落在墙壁影子上、或玻璃杯下面的剔透阳光。环境光的质感无论何时都在周围。我不会画画,所以我很佩服那些在风景中对光影有着惊人把控力的画师。季节、地域、天气、时间,都会微妙地改变光影。而光影往往在不知不觉间影响着人的情绪——又或者反过来,人观看世界的状态——情绪、念头、事件,也会改变光影的状态。这种光影和情绪微妙的联系,我非常喜欢。
一个有趣的例子是太阳高度角。我生活的城市在北回归线附近,所以在一年的大部分时间当中,我看到的景象都笼罩在高角度的阳光里。那是一种明丽和开阔的日光,它与湿润炎热的气候、恣意舒展的云们一起,构成了我的故乡。我注意到这一点应该是在某一堂美术课上,刚从新疆单车自驾游回来的老师向我们展示了他拍的照片。那里的树荫斑驳迷离,依稀可以分辨落叶阔叶树树叶的独特形状。光仿佛是散开的,就像通过三棱镜那样,似乎有无数可分辨的阴影色调。即使是正午拍的照片,也弥漫着一股不可思议的、秋天或日落时分才有的、清冽而温柔的氛围。后来我想,这应该是太阳高度角的缘故,新疆的太阳远没有在南方那么高。
偶尔想着能不能将光影和情绪的联系具象化、抽象化成为某个东西,然后整理收集起来。比如说通过一组方程、一套程序,或者一种艺术装置。仔细想来,我可能是相信在环境光影中那些深不见底无穷多的细节蕴含着某种意义上的本真。那些细节:阴影的质地、密度、形状,高光的温度、硬度、颗粒感,自然光色彩从深蓝到亮黄的映射曲线,边缘处和折射处的色彩组合⋯⋯平时所难以发现的那些环境细节,人在潜意识当中无疑能够感受到,不然的话,怎么解释夕阳和晚霞那种击倒性的情绪呢?在日出前潜伏在书桌底下的蓝色阴影,和日落后短暂栖息在外墙边的紫色阴影,到底是不是一种颜色呢?从前者到后者的变化,有没有东西能够描述清楚呢?我一直怀抱着这样的希望。
环境光除了太阳和月亮光之外还有其他吗?如果生活在城市里的话,当然有的。橙色的路灯,白色的荧光灯,红色的LED灯,飞速驶过的车灯,还有许多奇怪彩色的霓虹灯。仔细看的话会发现不同店铺使用的灯不太一样。小的店通常用普通的白色荧光灯或日光灯,外表利落但内心孤僻空虚;而大的商场或酒店建筑则弥漫着橙色或白色射灯,犹如大大的充气公仔,在气泵的嗡嗡声中向人们展示着膨胀的笑脸。不过无论是这些灯光本身,还是它们所被设计去照亮的区域,都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那些偶然被映照到城市灯光的地方。比如说一百米开外的住宅楼,被远处晃眼的大显示屏有气无力地不断变换外墙颜色。又或者路过炸鸡店的中年夫妇,被招牌的白色荧光灯照亮了面部,似乎显得比往常更加困惑和衰老。因为在那里,城市的氛围出现了。
说起氛围这个词,英文atmosphere还有大气层的意思。其实,城市最大的光影不在地面,而是在天上。如果不是在僻静的郊区或乡村地区,晚上抬头就能看到城市天空所独有的特殊颜色。那是一种奇妙的颜色,在蓝紫色或紫红色的基调之上,城市大大小小的灯光汇聚在一起,通过大气层的反射作用,给云染上一层浑浊的橙红色或浅棕色。若是晴天,则可以看到零落漂游在夜空的云们暗暗地发出奇异的光,仿佛在告示某种征兆(我不止一次觉得困惑);若是阴天,则是整一个夜空斑驳地晕染着橙色和紫色,质感像是一层浓厚的雾,似乎拥有无法测量的奇怪密度。这种反射给予人从大尺度间接注视城市氛围的机会,因为以人自身微不足道的尺度来说,平时很难直接感受到城市的整体印象。那近乎是城市自身的影子,抹平了喧嚣的人类和机器活动之后所显现出来的城市剪影,带着独属于夜晚的稀疏、静默和内省。
氛围或许跟尺度有关。如果有上帝,并且如果上帝在天上看着人间的话,肯定可以清楚地分辨出各个地方各个时间的氛围。尺度足够大的话,从光源开始到明暗交界线为止,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面积,能够看得一清二楚。在这样的视角下,细小的、快速移动的噪点会隐去,氛围便随之浮现。最接近这种体验的应该是从高空鸟瞰大地。上次坐飞机恰好是晚上,时隔多年从空中观看了夜晚的城市。那是生活中比较稀有的体验,我不得不注视着急剧缩小的大地失了神。车们变成一个个平缓移动的小点,车灯在道路上投射出来的锥形亮斑与车本身的大小比例显得有些失调。路灯们变成一条细长的发光条带,照在同样细长蜿蜒的道路上形成冷白色的亮暗条纹。大楼变成类似多米诺骨牌的玩具,显得颤颤巍巍。黑色的河流从城市中央无声穿梭而过,承受着那些薄片般的城市影子。再飞高一点,能够看见由橙色和白色光点组成的网状地形盘踞在平原上的情形。
我无意传达对于城市的消极情绪⋯⋯其实夜晚的城市有一种我最喜欢的光,那就是城市绿化上的人造灯光。被冷白色或暖白色路灯照得透亮的绿色植物,似乎充满着无尽的温柔的孤独。在夜晚的城市里踱步的时候,我感觉它们总是无声地呼唤着我。当我注视着它们不同于往常,更晶莹剔透但又匍匐着层层阴影的绿色,我感觉呼吸着的空气都变得稀薄和清澈了。我原本就喜欢绿色,喜欢白天里的植物。它们总是安静地、柔软地生长着,看着它们让我十分安心。虽然说晚上的植物照样使人感到安心,但多少还是有点不同。是什么让晚间被人造灯光所照亮的绿色植物,在沉默中给人一种平静且孤独的安全感呢?
我感觉它们呼唤着我内心最为内核的部分,那是某种氛围。虽然仍然不完全理解它们,但我慢慢有一些答案。城市绿化,人造灯光,这两者存在一种不合时宜感。地球上最古老的生命形式之一——绿色植物,被人们以某种目的、以某种秩序放置在城市的各处。白天,植物作为绿化平息人们的眼睛;而夜间,人们不再需要它们,也不需要思考它们此刻正在做些什么,在没有照明之处自然隐藏在黑暗之下——它们在城市里的存在变得透明起来。它们原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白天进行光合作用,晚上休息);而现在夜间它仍然依赖着某种不属于它的光源(路灯),进行微弱的光合作用。在那时,它在思考着些什么呢?为什么会有这样一幅场景呢?温柔的植物们,即使人类毁灭,城市不复存在之后,它们照样在土地上默默生长着。在这之前,它们也是这么一直生长着的吧:我可以想象森林里、高原上、山丘之间植物缓缓吸取阳光,日复一日孤独地生长着的场景。但在夜晚的城市里,它们像在一个摄影棚里。虽然是在不属于它们的地方,在不合时宜的时间吸收着不合时宜的光线,但植物们依然孤独地怡然自得,透明的绿色依然温暖人心。此刻植物的周围,夜晚的城市好像卸下防备露出了真容。那是一种孤独的、温暖的、沉默的、空旷的、相位微微偏离的氛围。
所以氛围的尺度不仅仅关于空间,也关于时间。是的,怀旧感。当人不仅仅感觉到眼前的现实,而是感受到连同它背后的一大块时间和空间的时候,氛围就出现了。在生活的缝隙当中,那里有沉默的生命在静静呼吸着。人因为某些机缘能够与之共享一片空气的时候——哪怕只是暂时的,细细涌现出来的就是怀旧感。但在这里我想必须要小心处理,这样的怀旧并不是因为具体的失落,而是自成一体、指向模糊不清的怀旧。甚至连情绪也很模糊,既冷又暖,既温柔又疏离,既空旷又近在咫尺,甜中带有涩味,夹杂着一丝错位感。像是城市,它的氛围必然是相当失落的,但对我而言那又是非常温柔的。阳光的无穷细节,在致密的中心却扩散出一整个永恒的夏天。而植物,从远古无言到这里,栖息在不属于它们的灯光下,总是沉默着又总是在呼唤我。
不过,氛围并不是常客。就像是季节的更迭时时刻刻在进行,但人也只是在少数特定的时间点能够察觉到而已。于是身体里残留的感觉——应该就是既视感,「总好像在之前遇到过这样的氛围啊」,似乎就成了生活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