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是想要理解音乐那样,我也是抱着同样的想法尝试理解生活吗?这种尝试显然是我困惑和焦躁的根源之一,但我大概不得不那样做。尝试理解一种结构,可以遍历的层次和方面,可以抓住的若干线头。但生活似乎更多是一种混乱。一种张力来自于日常的无聊和热情以及意义之间。虽然说之前的日记已经把我反反复复想的东西都或多或少涉及到了,但还有很多没有成形或正在成形的想法仍然处于无法诉诸于实体的混沌状态。我确实敏感情绪化和悲观,容易焦躁和受影响,但把生活当作运筹学和功利主义的优化目标的乐观主义就是唯一的叙事吗?
大多数是当下的碎碎念,只言片语而已。不过常常就是有想说点什么的时候!这种时候在手帐上涂涂画画就不需要深思熟虑了~我希望它取代社交网络上说这些话的地方,这里不需要依赖任何平台。想要在这里更频繁地更新我的状态。这里已有的东西大部份是之前在别的地方发出来的,现在终于可以把它们归档到这里了。
返回 [按时间排列]
就像是想要理解音乐那样,我也是抱着同样的想法尝试理解生活吗?这种尝试显然是我困惑和焦躁的根源之一,但我大概不得不那样做。尝试理解一种结构,可以遍历的层次和方面,可以抓住的若干线头。但生活似乎更多是一种混乱。一种张力来自于日常的无聊和热情以及意义之间。虽然说之前的日记已经把我反反复复想的东西都或多或少涉及到了,但还有很多没有成形或正在成形的想法仍然处于无法诉诸于实体的混沌状态。我确实敏感情绪化和悲观,容易焦躁和受影响,但把生活当作运筹学和功利主义的优化目标的乐观主义就是唯一的叙事吗?
晚上泡澡了,40度的水温刚刚好。想要入浴剂和小黄鸭了。在这种时间,似乎会把体内关于自我的部分一个个拿出来检视,想要整理出可以辨识的一个个模组,然后感受体内是不是足够放空。这种尝试把它们捋顺的过程很像是做扫除,把房间的东西先拿出来放到别处,把空间清洁干净之后,再把东西一一整理好摆回去。说不定我一直以来就在默默地做这种心灵清洁的工作吧。
当人有期待的时候,好像更能感觉到生活的流动,更能静下心来享受现在。今天是大晴天,入道云成群栖息在天上,近处的纹理清晰到让人叹息,远处的蒙上一层浅浅的粉色或橙色。最后一天,还能体会到很棒的暑假感觉。好喜欢看这样的天空,喜欢这样看着天空。人可能是在五维的投影下生活的,模糊、迷离、萦绕、剥离不掉的记忆,朦胧、发散、难以捉摸的未来,我就像夹在其中的纸片。只是这样的感觉,当然要说的话,兴奋、激动、期待、焦虑、不安、害怕,这些情绪都有。但是似乎每个都只是混杂着一点,还要加上一点怀旧,但这次并不强烈和明晰。恐怕是「下一个时间节点」的力度太强了,就像在台风眼,或某种时间的缝隙。无法确切把握现在的自己到底是由那些记忆混合而成,也很难确切把握未来生活的走向。未来,我会怀旧这一刻吗?我跟那时候的自己对望,什么也看不清。往回看,过去相似时刻的自己以不同浓度稀释在身体里,也含糊不清。
过去的暑假,泡影,什么好像变了,好像又回到不变的东西上。写东西变少了,好像sentimental的时候变得更少。我的想法和性格确实在慢慢游移,这我可以感觉到。是回到以前,还是变得更好?都是,或都不是,我不经意地时常确证我的核心,但有新的东西正在形成。大概就是这样的心情,可以用「坐在感觉安静平稳但飞速前进着的火车」上来形容吗?窗外的风景在动还是不动呢?信息不足,难以回答。不过果然还是看着蓝天,享受旅程就好了。
关于这个思考过很多次,我的生活并不能由「热血」之类的东西推动。对什么东西的强大决心、或是由激烈的热情/愤怒/恐惧派生出来的动力,似乎都不成立。我的决心是更加缓慢的东西,但多数情况下都是有效的,回过头来看自然而然就做到了。
拾起实实在在对生活流动的感触,通常都是因为灵感,换言之是通过喜欢做的事感觉到快乐。感受到这种质感的快乐会让对生活和世界的组织认识变清晰。对假期—体制的二分法也会减轻。实感,可能来自一种清晰鲜明的自由,与迷茫的自由相对。其实也就是所谓意义感吧。听,这种时候会感觉到需要开放耳朵,将总是想要即时依靠些什么东西(包括弹琴)的心情转化成对空间的感知。感受力。感受力强起来的话,就可以看到空间中的很多线头,沿着这些线头就可以探索意义的结构和时间线。嗯,总之感觉好起来了!不过反过来说,也是因为源头的否定性因素来源变少,才会有好的心境吧?练习不去害怕什么(包括有在害怕这件事情本身),而是去(抛弃一切地)感受。创作和阅读是创造灵感机会的好办法,但即使不被别人知道,我也可以好好生活吗?
我的生活当中有什么可以称为习惯的东西吗?我似乎更像是一个interleaved context switcher。成年人的生活或许不得不是权益式的,灵感需要马斯洛的基础和创造机会的习惯。生活组织的方式,时间产生的碎片,被文字或创造物编织在一起,形成新的时空。拥有形体的东西从混沌的观念碎片当中产生⋯⋯之中的矛盾和割裂感?
其实之前似乎把想思考的东西都或多或少思考过了,会有这样的感觉。但身处在当下仍然无法感受到当它成为回忆时候的质感,当下永远不如过去和未来,一种给人期待但又因无法触及而怅然的情思。还是会怀旧,在回忆—未来的空间里寻找意义,亲密感、认同感、安全感、主体性/自我价值⋯⋯
感觉到像是在森林出口的正前方,只要迈出那一步。对时间流逝的执着,对背景焦虑的执着。新生活的门口。很多事情都是一样,或许意味着达观、勇敢/独立,因为焦虑是不敢去接纳和感受现实。
是否有毫不吝啬地感受时间无穷无尽地流逝,如同从宇宙伊始流向无穷远处的宽阔河流⋯⋯重点是对时间生活的认知。
晚上骑车的时候发现,这样看似没有特别的事发生的空白安静时间,更容易在脑子里随便想些什么,不经意间就会产生一些奇妙的想法、或者平静的反思。这也许就是我在追求的东西。但不能忘记的是,这些东西都是不可强求和刻意的。这也许是我对「生活的流动」新的理解。我常常会尝试控制生活的流动,并对不能满意的流动产生失望和焦躁的情绪。流动或许不是我可以控制的东西,灵感和反思也许确实是像某种「礼物」那样吧。骑车的时候(为什么不是其他时候?)总结出了在这方面人的局限性:一是疲劳,即使很想我也不可能无休止地吸取知识、思考和创作;二是记忆力,我没办法时时刻刻调取我在意的主题列表、之前思考后的结果(这也是为什么我总会搁置各种reading list);三是心情,或想法的随机性,很多时候灵感和思绪的游走不由人掌控,当下想要做什么、在想什么、是什么心情、感受到什么氛围,自己都不能把握。所以即使有各种主题等着我去了解、学习、反思、创作,各种有趣的事情可以做,但我总不可能时时刻刻都在做这些。是这样吧?正因为我总是想要强求在自己喜欢的意义上充实的生活,但又无法做到,所以才会焦躁。果然还是急性子吗?
最近很深的感受是,只要是真正想要做的事,在意识里种下种子之后,似乎总会有长大的时候。即使过程可能需要很久,有时也拿不定长短。这些事是由不得刻意去做的,更无法焦虑地反省哪些事没做、规划哪些事要做。似乎我的性格就是如此,我有自己的节奏,甚至由不得自己去打乱。只要认定是对于我来说重要的事,我总会去做的,只要有耐心和机缘就行。更深地感受到这一点之后,能够切实把握自己生活的感觉一点点加深了。
最近卸下常识中的承认欲求、责任意识、东亚绩效主义,放开考虑一下想做什么事吧。另一个想法是:真的没有绝对之自由,生活总是戴着镣铐在跳舞。独立意味着在自由和限制之间行走,习惯、适应并熟练。无论是社会外界宏观或微观常识性的束缚,还是自己给自己的约束,我会慢慢去用理性去找到其中恰当的容身之所。
时间,我似乎总是为时间而悲伤。「担心没有时间做想做的事」,这背后似乎有更深刻的隐喻。
Playful,怎么样才能更有玩心呢?
觉察到生活的平凡日常和思想的世界之间不可思议的缝隙和张力。熟视无睹、疲倦、无聊、得过且过、鸡毛蒜皮、麻木的日常世界,或者退一步说,普通、事务性、无趣、表面的人际交往。这些与错综无杂的思想网络之间是什么尺度关系呢?非常奇妙,一种既视感。
放轻松,松弛,确实很重要。是视野和感受力的问题,放松才能够打开感官,感受更多的可能性和开放空间,并且开启灵活和敏锐的理性和感性,有更强大的判断力和执行力,往更加愉悦的身体前进。这就是生活的流动,感受它。确实在这之中照顾自己非常重要,试着让自己不执著,放松紧绷的神经,给自己足够的耐心和温柔,想想自己想要怎样的状态吧。
收拾当中会翻看自己以前的笔记本之类的东西,有时会惊讶于自己以前的平静心绪和想法。开了相簿放《我的物品》和《我的笔记》。果然回顾照片格外地有意思,感觉可以试着先通过地图去回顾,然后建立起一些主题去慢慢收集。想法是和书类似,做一个类似照片日记时间线或剪藏杂志的东西,把我手中的照片组织呈现出来。这一定很有趣,不过可以先从简单的形式开始,比如说每天在写日记之余,用什么工具把今天拍的照片挑选出来。
我好像不得不去收集,不管是图片、音乐、书、电影种种,收集能给我带来安心感。这确实会耗费我大量的时间精力,我甚至花很多时间写软件帮助我完成这件事。如果我不收集,剩下来的时间会用来干什么呢?在这个意义上(加上互联网),怀旧对于我来说意味着什么呢?会不会有一种危险,是我不断地沉浸在时间的回忆当中,而忽视了未来?
在思考Reading list,对我来说实在太重要。反过来是Writing list?有各种地方可以妥善地放置我与自己的对话和灵感。当然还有Collection,怎样装饰生活。
从房间窗户远远看着地面缩成一小点的车慢慢移动,就想要把这样的瞬间收藏起来。我所说的开阔感、清明、生活的流动,就是时间和回忆的绵延吗?无所事事当中,空气的质感与平时不同,天空和光影从白天到夜晚的变化,感受它同时也在聆听自己和生活。
我相当重视空闲时间,应该是作为一个核心观念去重视,生活的流动、空隙、暑假夏天和回忆、以及那种终极的孤独感和悲伤,似乎可以和空闲联系在一起。也许也跟自由有关。就是因为这样我才会讨厌机构讨厌体制。也正是因为空闲,才会有各种各样的兴趣,生活才像是充满可能性那样舒展,即使总是伴随着一种哀伤。
最近意识到自己进入某种假期状态的正中了,担心时间流逝,想要热闹但又想要独处的纠结,总感觉需要填充时间的不安,又因为计划了很多感兴趣的事情感到纠结。关键词是:工作和休闲,无聊和兴趣。空闲到底是一种什么东西呢?它里面至少是包含了让我独处和自我对话,不必面对社交压力的空间。
一种过渡状态,我大概是处于一种过渡状态当中吧。这样意识到之后感觉就轻松很多了。可以卸下那些重担,让自己重新审视自我、生活和各种。可以开放自己的感官,考虑漫无边际的可能性和边界。可以反思以往的、已经被丢在路后面的遗弃物,当中有值得珍惜的宝物,也有需要处理的废弃品。也许都应该认真检视,但给自己时间吧。先从那种状态之中抽离出来,感受到自己生活的流动。就这样吧,睡前看到窗外的月亮好亮。
慢慢感受到自己开始进入下一个阶段的安顿感,生活中的整理能够给人带来平静和力量。松散、开阔、流动、生命力。混合着释然、悲观和期待。弥漫着孤独和怀旧。静下心来慢慢培养自己投入到喜欢的事情上吧。
晚上临睡前,因为生病了不用做任何事情,感受到安静当中流淌着类似生活的底色的东西。我一直在寻找的安心感似乎就藏在生活的底面。平稳的呼吸,在安静的夜色里,大概就是这样的感觉。为什么呢?我感觉有些懊恼。似乎没有那么多可焦虑的,但我仍然倾向于蒙蔽自己。也许应该做的事是,时常忍耐自己的痛苦,尝试一遍遍地静下心来,在沉默当中倾听自己的伤痛。要沉到很深很深,那里会有最宝贵的东西。我发现自己最恐惧的事情,应该是被别人觉得我不够优秀、不够特别。这样想来很真实,也许是我大学以来焦虑的根源。这可以解释为什么对工作忽冷忽热、对创作和阅读犹犹豫豫、对重大决策没有行动力、在大学里日常焦虑提不起精神⋯⋯可能这些会引起连带的问题,日常的紧张感变高,讨厌任何体制性的东西占据我的时间,对空闲时间非常执著,在原地打转没办法平静下来思考事情。
生活当中,除了规律和温柔优雅的一面之外,还有冲动。就像总是有不想入睡的夜晚。我的创作里多半会有挫败感带来的愤怒,触类旁通的各种愤怒,面对震撼场景的哑然,以及孤独而毫无目的的凝思。当然还有带着失落的温柔和怀旧感。现在逐渐意识到的一点是,身边肯定有跟自己想法、气质、氛围、思考和生活方式不同的人,坚定自己很重要,也许维护自己的同温层也很重要(如果不是跟van聊我估计会对很多东西丧失信心)。但怎么说呢,感觉很难理解既乐观又悲观的感觉,冲动总是会伴随着一种痛苦。
最近思考好像更多是从「日常」这个概念出发的。以前似乎更多是从「自我」出发。我在想生活是怎么构建起来的。生活有着日常的底色,有诸多乏味和词不达意的实质。在此之上是如何构筑起对自己来说重要的内容的呢?那些比较深刻的思考问题,是如何从日常当中生发出来的呢?在其反面,同样也有处于日常之下的东西,那是记忆、梦、时间、人格。
生活需要审美、玩心、无聊、想像力。还有安静、反省、怀旧。
暑假很长,但为什么感觉休息这么少呢?其实,对我而言休息到底是什么呢?是一些幻想中的东西也说不定吧。也许其中之一是「无聊」。感受无聊和时间的器官或许已经钝化了。我想要对假期的记忆里,充满一些发呆的时间、自言自语的时间、注视着天空和城市的时间。时间很奇怪,我喜欢的事物似乎总是存在于过去和未来当中。大概是因为过去和未来都是可以幻想的。不断地像折纸一样折着时间,从幻想的一个个夏天和架空世界当中,折叠到不知不觉的日常里。
想要更自信和从容一点的生活。感觉很重要的就是保持能动性!尤其在思考性与性别的事情的时候,会感觉到眼前世界观的壁垒,很想要啪地一下用新的世界观代替。感觉只有通过不断练习才能做到吧。在此之前要先想好值得过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呢。
确实说把欲望看作本质的缺失,把缺失看作生活的本质,这样的悲观想法是反动的。欲望就是欲望。把本质去掉之后,反而可以做到更乐观的建构性的生活状态吗。
生活无论怎样都有一些不怎么变化的底色,那种孤独感和怀旧感,似乎总是在不经意间抓住我。不论是在没头没脑地忙了一天,头晕眼花地躺在床上的那一刻;还是在空调房间里闲下来却不知道干什么,坐着发呆的那一刻。是什么呢?似乎越想要去抓住它,就越偏离它的流动。但一些东西可以。一些声音,一些光影,气味颜色触感,好像就在其中。
生活到底是什么。我想到架空的夏日独居生活。我想到困在疲惫和焦躁的无意义黑夜当中。我想到可能性。数不清的回忆和念想。凉意。重量。气味。触感。睡眠。混沌的,虚无。隐约的,感情。散落一地的星星碎片,没有颜色。超现实的时空,停滞和流动的时间。过去,被遗忘和重新解读的自我。未来,睡眠。
「周末」这个词让人感觉到舒适和愉悦的天气、植物和活动之外,或许还有些感伤。它会让人意识到一种结构性。
生活的流动并不是需要时刻被意义感填充。除了对温柔和怀旧的想象,对意义感和生活热情的追求,似乎还有一些以往就一直依靠着的情绪母题:孤独感和平静的心绪。尤其是初中到高中的那段时间,记得很清楚呢。似乎对于我来说,这是一个更有吸力,或者更有归属感的地方。
一瞬间感觉到,现在的状态(或者说大人的状态)并不是理所应当的。突然回想起很多过去的事情,想起小学时候自己的状态,初中时候的状态。那时候都在想些什么,期待着什么?那时候睡前是怎样的,周末是怎样的,平时无事的时候,假期的时候是怎样的。更小的时候呢?
走夜路的时候突然感觉到,走在城市里就是人生的比喻。那种茫然又安心的感觉,隐藏在现实底下的流动,生活的路线和意义。说不定就是这样我才喜欢在城市里面走来走去。
想像可以做的事情→类比幻想家的结构。整理专辑和照片,数字和模拟互通,不如试着用卡片来整理。
归根结底可能还是,如何跟和自己不一样的人相处的问题。虽然说这类事情客观上完全没有对我产生影响,但我果然还是会对别人和自己不一样的地方感到不快。这是正常的吗?我觉得确实应该锻炼怎样大方地接纳和自己不一样的人,即使是在一些自己觉得比较重要的方面上。以往遇到这种情况,尤其是在亲密关系当中,十有八九会把这个上升到感情层面,这样看来可能只是我感觉到对方和我不一样,而我想要坚持我自己的性格习惯而已。可能说到底,也是边界感和主体性、独立感的问题吧。
人果然还是相当依赖「自我感觉良好」是吗?但如何才能平时不显得过度表现/炫耀/说教,而且尊重别人的表现呢?或者说,追求这种平衡就是某种所谓的「圆滑」吗?自尊、自我认同、价值感、谦逊、智识、边界感、人际关系,似乎牵涉到很多主题。
跟别人在一起的时候,我似乎总是会把「最近有点缺乏创造力/想像力/生命力」的想法投射到别人身上。一种想要依赖别人但又被动的性格的某种体现?需要更加锻炼自己情绪的独立性,这个硬币的反面是对别人的换位思考和尊重。尤其是对更加亲密的人,我的弱点有一部份就在这里。必须要反思才行⋯⋯渴望一种无条件的亲密固然是可以理解的心情,不过这或许只能在幻想中存在,现实中亲密需要建立在一种边界线上。一种什么样的边界线?基于个体性和现实性存在的边界线:人与人(或物品)之间总是相对独立;而且发生互动的时候总是基于现实世界(而不是幻想世界)的原则和法则。不过要为自己辩护一下的话,可能是情绪和想法太容易收到外界影响的缘故吧。总之,去感受这个边界线吧。
叛逆的僵化。今天想到我是不是时常因为要反对某些成见、跨越某些界限而矫枉过正,走向了另一端的成见里面去了呢?首先让我感觉到这个的是文理科的性别刻板印象,我似乎一个劲地想要学习更多人文知识和思考方式,刻意地避免数学、工程感觉的东西。技术方面,我也刻意地保持一种反乌托邦怀疑论的态度。另外相关地,和别人交流的时候,我似乎也在尝试主动发起话题、让自己保持开放态度、多听别人的意见,但其实也没必要那样做吧?
仔细想来,我最憧憬的人格特质果然是一种平静而有力量的状态。虽然说有艺术和幻想气质、有背离主流的倾向也很重要,但是一个人如果有赖以生活的核心,那真的是值得羡慕和佩服的。我自己也在追求这样的状态吧。其实在主流的语境下,这种气质通常难以跟年轻人沾上边,我似乎还没有见过显露出这种气质的同龄人。因为无聊和迷茫。希望能够跟那样的人相处,带有柔软而强韧力量的人,懂得自我照顾和生活的人。
我需要考虑自己到底应该怎么思考「自我的特别」这个概念,这对于我来说非常关键。我能诚心诚意但并不傲慢地认可自己是一个特别的、值得被好好对待的人吗?我能不论在什么环境中都能够给自己温柔生活的支撑,不必去怀疑和犹豫应该对身边的事物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吗?对于这些事情更加达观和清醒,慢慢抚平那些焦虑,但也不会安置在孤独之中。
再次非常非常强烈地感觉到,我是多么需要能够理解和启发我的人,我多么需要逃逸线、另类生活、幻想和中二。同时我是那么脆弱,我那么模糊不清地感觉到自己的缺点,捡拾和整理着自己破碎的自我和情绪,过度紧绷地思考着种种问题。在其中我是多么需要一种坚定的判断力,能够准确地选择身边的人和环境,感知自己生活的语境、可能性和果断的行动。并且我仍然难以在孩子般的去社会化和大人的社会化当中做出选择。我期望着能够担当自己的教育者,教会自己处理真诚和人际交往的关系,从家庭的牢笼当中解放出来,去教会自己真正想要的和别人相处的方式。我希望自己能更加坦诚,更加为我在意的人着想。
偶然记起感受到自我的一致性比想象中要好,应该是让人幸福的事情吧。虽然说我总是有些毛毛躁躁的,但其实在内心的层面上我变得并不多。我在做的事情、想做的事情似乎都在延续我自己深深认同的主题。犹犹豫豫的间隙里,我会时不时通过各种东西回到那些主题当中,这常常是意料之外的。关键是耐心吧,一种能够在毛毛躁躁当中保持静心、感受心中更低频的脉动的能力。从更慢的角度才能够把握住自己的方位和方向,着急是没有用的呢。所以对我来说「希望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的答案,大概有相当大部份就是成为具备这样能力的人吧。具备这样的耐心和静心不是简单的,意味着很多其他的东西,不去丈量与自我、他人和世界的距离是很难做到的。从日常出发,让自己慢慢变得稳重和耐心起来吧。
自我理解,很有意思的是可以以关切的旁观者视角去思考自己,其实对自己的过去路径也好、观念情绪也好已经有很多了解。放松下来去思考的话,很好理解我为什么会发展出焦虑的状态,为什么在大学会感到不知所措直到沮丧。而在其中我已经努力地兼顾社会化、照顾自己的情绪、而且花时间在兴趣爱好上了。要是客观地问自己,我能不能顺利地达到自己期望的社会化手段?不用说我肯定会相信自己。既然这样,那有什么理由迷茫呢?
昨晚临睡前收到van为我的书写的序言了,题目叫做《细心的树》。实话说,这可能是今年看过最打动我的文字,而且这些文字是关于我的书的。实在是太贴切了,仿佛加入了它之后这本书一下子就活了起来,从一本单纯的集子变成一本属于我的书。关于我的一些东西正在被整理、浮现、关联。
一是关于文字本身,能够深刻地感受到文字的力量。很难想象如果生活中没有创作,没有收集和怀旧的话,还能期待些什么,我还能用什么去定义我自己。平静的日常、过去的时间潜能,呼唤着成为艺术的实物,这些实物能够打开一扇通往虚拟的门。二是关于自我和夏天,最近感觉到自己也许有些浮躁,夏天居然就要过去,一种不可名状但强烈的类似悔恨的心情在心里涌动。浮躁,急性子,很多时候觉得自己有些太心急,对各种事情。
本書應該被如何理解尚是一個艱難的問題,倒不如說本書的存在就建基於艱難的自我理解之上。不僅僅是作者的自我理解,而且是文本的自我理解。
我一直在试图理解自己。这本书或许是一个契机。怀旧、收集、创作,我是在试图把握什么东西吗?安全感?也许不是,我渴望着一种富有生命力的孤独。丈量,是的,那里一直横陈着一道深渊。我的生活方式是什么样的?反思、灵感、感受力。清明、开阔、流动的空气,我想这些词是在描述感受力。
是啊,最近的生活一定是在促使着我去装配更多的感受力。当我感觉时间和空间变得局促狭窄,我渴求着更多的感受,我会诉诸于架空的过去、异国情调、逃逸的物事、灵感的流动。还有女性气质。愤怒和女性气质的矛盾吗?不是的,我要让她们平行地生长。接下来,我要以更加敏锐、理性、开放、充盈和内省的姿态生活。
自我对话和理解无疑是需要力量和承受力的,这就是为什么我有时候会无意识地拖延和排斥这件事,即使我能感受到我对它的需要。于是我呈现出一种energy burst的工作形式。
最近在家里再加上暑假到后面的原因,越来越能感觉到之前初高中的心情。不喜欢家里的氛围,对食物也有些厌倦,时常惹人心烦的事情只想让我躲进自己的小空间,或是常常出门闲逛。即使是做饭也不想做一般常见的食物,所以会选择意大利和日本风格的菜。会有种逐渐理解自己的诸多性格、观念、习惯为何会是这样的感觉。这种反向认同和对世界的距离感成为我重要的一部份,但是我还是不由自主想问:我会不自觉地继承那些我讨厌的部份吗?这样想来或许是一个令人悲伤的事情,但果然还是不应该这样想。
与其说是想要获得认同感,倒不如说是需要自我肯定吧。价值体系从学生时代到现在已经快速发生了诸多转移,面对真正的问题没有别人再能够为我背书。可能在以往生活比较单调,自我成长的线路和社会化一定程度上纠缠在一起,或者说大家并没有意识到两者的分界。而现在这种分界越来越明显,社会价值不能增强自己的价值和成长,甚至会起到反作用。这个时候向内的生活就变得相当重要,坚定自己的内核,并发展出包容和积极的自我态度。我可以明显感觉到自己不如以前那么坚定于自己的观念和价值,给自己那么多独特的肯定、包容和平静力量。我的特别之处是什么?面对这个问题似乎我不如以前那么肯定了。
要注意那些脑内投射到外部的否定暗示。确实存在社会规范所形成的氛围,但是很多时候其实是我在给自己输送世俗的话语和压力。当然这也跟我的性格有关,这是可以回溯的,完美主义和乖孩子人设。
我的小空间对我来说很重要,不过它应该是在初中我慢慢有了自己的文化生活之后才开始形成的东西。音乐、电影、艺术、设计、数字技术、各种价值观。所以没错,我的空间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互联网才得以存在的。再进一步的话,我的空间是不是也以互联网的方式去构造呢?不同的疆域,相互勾连,储存的时间记忆,架空的怀旧。
确实应该内化各种不同视角来看待自己。知道自己常识上有什么优缺点是有好处的大概。比如说我容易受身处的环境所影响。虽然说这在常识上是缺点,但我可以认为这是可以加以利用的地方,那就去改变自己的环境嘛。我需要比别人更多的时间去思考、理解和放松。同时我需要有一个照顾自己的角色在身体里。
关键是感受整个状态,即使是内部含有紧迫感和焦躁感,当作它的原有属性去感受,要设置这样一种类似决心一样的思维状态。在这个状态下,「我」会做出什么判断,做出什么抉择。是什么使我「特别」?(并且,这个问题有什么意义?)我一般意义上擅长做什么,不擅长做什么。我惯用和特别的思维方式、习惯和能力是什么。我在追求什么,我认为什么是重要的,我怎样定义我自己。这些问题放在以前我会怎样回答,现在有什么变了什么不变,我会怎样解释这些变化。以前的我身上有哪些可以复兴的东西,执着、感受、欲望、状态、思维。我周围的人是如何看待问题的,有哪些值得借用的,有哪些需要思辨的,我跟她们的互动关系如何,需要扮演什么角色,满足什么期待。我身处什么环境当中,经历了什么事情,对于我来说有什么意义,这个问题放在过去又如何。我需要面对的环境是什么,别人是如何面对的,我怎样理解,我怎样用自己的方式作出判断。
我会渐渐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也将慢慢在混乱和浑浊当中分离出不同角色和叙事。我会训练自己变更视角看待问题,收集不同人的视角并代入她们来思考是有用的。我会更加意识到尺度,空间上我会思考不同种类人的价值观,以及不同层次集体的价值观(不仅是价值观,事实、经历/历史也很重要);时间上我会回溯我的童年、家庭、学生时代(当然包括大学),并且借助不同的眼光思考未来各种生活的可能性。我会用观察的视角总结别人的方法论,归纳自己的方法论,并且持续地更新我的「元方法论」,也就是我自己的哲学。毫无疑问哲学需要的是观察和事件,如果没有复杂的事件就不会涌现出结构,我也就不会花心思去体验和思考。我会训练自己建立与自己固有认识相反的人格(ESTP),增加敏锐的观察和果断的判断,分析性的思考和拥有决断力的规划;在这个过程中我会以全新的态度来审视自己一直以来坚持和追求的identity主体性和价值观,一个新的结构。
关于自顶向下的方式,我想也许跟我的焦虑症有关,从那时候以来一直殚精竭虑地想要恢复健康。也许这种集聚的思考方式逐渐硬化了我的生活。对的,以前对情绪的思考可以换一种表述,我期待着偶然的、错综复杂的生活,那里当然有着我所喜爱的事物。我不需要费劲用中心化的方式编纂它们,只是清楚地知道它们在世界上,就能带来温暖。这种温暖也许就是融化生活的热量。
我意识到一个重要问题是,我的思考方式非常倾向于top-down,我想要一个主干,需要明确的目的和理由,想要掌控所有环节和因素。这很可能是阻碍艺术自由发生的。朋友觉得我这几年是空白的,我相当能够抓住这种感受。但在中间我似乎正在重新组装我自己。也许我想为夜晚的城市,为疏松通透的空气,为人造灯光下的植物,为生活的流动创作。
翻看以前写的日记,感觉看这些已经包含了我一直以来的想法,这些应该足够成为疗愈自己的养料了吧。
所以说在各种各样不可名状的敏感的无力感当中,总是会幻想一个简单的温柔的角色代替我去生活,与我的生活产生交织。是不是应该自己来担任那个角色呢?
想着哪一天能被某一个很温柔的人温柔对待,反过来说,不如自己就试着去成为那个温柔的人好了。
现在我想要的是,乐观/谦逊、自律/行动力。很容易发现自己的情绪模式跟前两年其实没什么太大变化,问题就在于不能很好地消解掉虚空的不安全感和无意义感,对所有事情都条件反射地产生消极态度——「能做好吗?能起效吗?有意义吗?」意识到这样的情绪模式,总是会花很久。总之现在需要的就是强化正面的感受—思考—行动循环!
跟自己的连接很重要,翻看自己的文字,自己所拥有的东西,很重要。虽然说总是会感觉有点小小的抵触,但实际上也是虚空的消极而已。跟过去的自己连接不是负向的,其实是非常积极的事情。因为顺从自己的流永远是当下和动态的过程。文字,实际上只是一种中介物,被我从心中抽出来,就是心在外界的一种存在形式。所以作为心的文字是需要反刍的。
乐观是说「世界上生活中很多有趣的事情」,谦逊是说「有很多我所不知道的有趣的事情,我想要去学习它们」,这两者其实相辅相成地构成对于世界的态度。自律是说「对自己的计划和习惯保持信赖,维持生活上的节奏」,行动力是说「不需要花太多时间思考结果和意义感,只管去做就好了」,它们也一起构成了对于生活的态度。希望今年能够更加成为这样的人呢。
洞。发现自己似乎总是在暗暗地寻找某种洞。就像莲峰山公园的那条小道、令人放松的老小区、文具店深处货架的景色、典当行、公仔店的仓库,当然还有异国情调、昭和、地中海,空间上/时间上的洞,dreamcore, vaporwave.洞是凹陷,一种容纳想要逃避的人的临时地方。
午觉一直在做奇怪的梦,中途一直想醒来,不停徘徊在意识边缘的感觉。不快,为什么呢,以前也有这种感觉梦的经历。而且有既视感,有几个地方梦里会反复造访。每个地方有各自的氛围,有点难以描述。冷清、沉闷、不安⋯⋯
夏天的空气。这几天天气像是初夏,白天甚至可以穿短袖。即使经历了无数次,但果然还是再次意识到夏天和我是多么紧密。开放的、明亮的、湿润的、流动的。流一点汗,裸露的肌肤与空气接触、与肌肤接触,感官都更加打开了。鲜活的蓝天阳光和夜晚弥漫的情思。
相当不可思议,故乡湿润的空气不由分说地唤醒过往的回忆。入睡的时候各种翩翩飘进脑海里,一种隔了一定时间距离之后得以更清晰地全体把握它的感觉。微妙的释然和共情。往日那种开阔但不无酸楚的孤独感真的就在稀疏的夜晚空气中蔓延开来。我好像慢慢感觉到了时间的力量,以及放手,豁然。这个假期大概是我最无忧无虑的一个,什么都不用想,只需度过时间。所以我能任由自己感受,或不感受,耐心等待。我有预感那些东西会自然而然像文物那样出土于地表。
好像能感觉到「梦和醒之间的界限」。身体有张力的时候,其实自己能明显自觉,很容易疲劳,像是在梦游一样。有时候可以短暂地醒过来。这个出入口,到底是怎么样的呢?先尝试习惯触发吧⋯⋯
偶尔半梦半醒的时候会闪过很多记忆碎片,清醒的话有时候也会,特别是发呆的时候。确实地感到自身很大程度上是回忆定义的,深深埋在身体的核里面。与此相对的是想象,想象一个恋人。我在想象一个我真正发自内心喜欢的人会是什么样的,其实果然这并没有那么容易吧。我是说,不仅仅是不容易遇见,连想象和思考这件事情、让自己变得能够接纳这个状况都是不容易的。无论是下意识寻找浪漫冲动的坏习惯,还是普遍的剧本,都让爱情变得不对味。如果让自己从头思考的话,我会怎样思考恋爱?这是个很棒的问题。我会想出很多「原则」(但那果然只是私人的,而且是流动性的),这个再慢慢写。
夏天的感觉好棒。渐渐心里能分辨出云的族群。家楼下水绿色水道映着榕树的粼粼波光有种不真实感,明明拍成静止照片只是平常的高光而已。炽烈阳光和天空蓝色的质地感觉好安心。去喝柠檬茶,坐在室外感觉意外地舒服,荫凉处也没有很热,看了书来着。开阔、鲜活而安心的夏天气味。想着自己的自主神经系统是不是长久以来没有习惯这种心情,总是有点恍惚。想要喫茶店和夏天动画。
每次看到MASA做饭总会回忆起2020年的时候,很怀念。想到我其实对生活还是非常热爱的人吧,那时候体现得很明显,我只不过是需要属于我的空闲时间和空间。那时候做的事情,做饭、调酒、学音乐、学日语、读书、写代码、写文章、逛街、逛超市,大概就是一直以来想要做的事情吧。
听「风物诗」的音乐,那种平静心绪仍然难以言喻。会让我想到2020年休学的那段时间,想要怀念那时的事情。人非常奇怪,好像只要是过去的时间都会怀念。
长凳围着一大团修剪过的球形灌木,好想趴在上面抱住。于是就突然间想到初中的时候也会对景物、植物产生这样的感情。那是在深呼吸和空气的质感之间,清冽又温暖的孤独中(同时稍微带着某种虚无、迷茫、厌世和叛逆),清晰和痛楚的悸动和依恋。
冥想的时候感觉会想到很多东西,但是之后很快就会忘掉,很像是做梦。应该跟脑电波有关系吧。最近感觉冥想会让人记起很多东西,比如以往的宗教,古代人的生活。会让我觉得,这种精神上的活动为什么在日常生活中没有呢。生活似乎是在某个重要的方面缺失了一块。关于爱的冥想让我想到米色大理石砌成的类似教堂的高耸建筑,中央是泛蓝的水池,阳光从琉璃穹顶照下,穿着袍子的人祝福着小人,帽子倒扣在水池边,沉默和音乐间或使稀疏开阔的空气有了多少重量。
看相册会惊讶地发现时间果然神奇。我不知不觉地好像就在这个地方,这个时间,做着什么事情。好像没有什么理由。而之前的时间既真实又虚幻,像是我无意识地在时间上游走。不过看到照片果然还是能够体会到自己不在当下的那些部份,这是重要的。
果然还是有点怀念假期。但到底是在怀念什么呢,我也不知道。时间真是神奇的东西。单单一个「现在」远远没有用尽它的全部潜能。每次回忆都相当于再次经历那段时间。
实际上时间不会流失。
时间的折叠。怀旧感,暑假,只是单纯为了悼念某个东西的结束。
弹琴的时候一些片段能够感到熟悉的怀旧感。人似乎很难自我抒发一种抽象的情感。当落在那些记忆和感受上的时候,好像一切都顺理成章了。夏天夜晚的声音,穿着短袖短裤感受夏天的空气,街灯下的植物,晚风和城市灯光,暑假的情思。会想到很多具体的时间段。春天也有一些记忆,朦胧的水气,连绵的雨,透明蓝绿色的气味,潮湿的地板和床铺。
Frustration.这是我灵感的另一面。当想到这一切的感受都在漫漫长夜里经历过无数次,温柔地抱着自己就不再那么害怕了。
Intimate self in the mirror.睡梦中飘浮不定,又在有节奏地呼吸着的记忆。
肌肤的触感,棉的材质,光的色调,气味的质感。Say love you without any fear.
歌单。太多能让自己的兴趣点被激活但平日埋藏在箱底的东西。一直在寻找像实体物件那样可以有一定亲密性的东西,但就算是这样也不容易每天都有惊喜?还是要等到想去看了,一定时间、心情、机缘、语境,才会体会到对的东西吗。
cocoonics是中国女性电子音乐人,今天是第一次知道,在网上看了她在上海的Boiler Room感觉很不错,干燥、深度、有机感把握得很好,虽然说只是DJ Set。中国有这样的音乐人,说明时代在发展。不过今晚这场截然不同,我猜跟小场有关,她演的是自己的作品。给人非常类似Four Tet的印象,有机的音色,抽象、简约、稍微迷幻。其中一些音色会让我想起Su Yu,某种东方的感觉。但整场爽点并不多,维持在一个比较ambient的氛围。背后的visual art也很有意思,家、太阳神/月亮神、车车之类的小3D模型在旋转。cocoonics似乎在用一个红外线的手势控制器,大家看得津津有味。十一点钟结束,老板让她再演一会儿,于是她开始DJ一些「受到日本启发的」Anime Breakcore,非常好!第一首让我非常惊艳,jazzy的8-bit旋律和和声,压倒性的碎片快速密集层叠,五颜六色的东西,cocoonics一脸幸福的表情,太好听。
九点多的时候我们进去,另一个乐队正在暖场演出。发现这是个很惊艳的日本实验摇滚乐队,名字叫Paris death Hilton,只有合成器和鼓两个人,合成器大叔非常酷炫,台风很好,用两个Launchpad。相当之噪音、迷幻、强力和快节奏(近乎某种Hardcore?我不太分得出来),也相当具有日本色彩(旋律、和声)。确实,简直就是我想在日本听到的地下音乐!现场的感染力非常强,听得很爽。果然还是对“high entropy”的音乐有种迷恋。我会联系到,这是一种后现代的表现,因为听流行(?)的东西会给我一种不知道到底想说什么,或者想说的东西很难感同身受的感觉。如果说「真诚」呢?也难说流行不真诚,但是说的东西并没有触及到什么。
晚上吃完饭之后又去江边散步,这次在弧形的栈道站着待了很久,果然那里才是比较好的地方,因为有很舒服的风,而且视野很开阔。在听Tenderlonious的The Shakedown,鼓手果然是Yussef Dayes,感觉真的好棒,律动,自由、迷幻感,通过乐器之间的对话从日常中掉到很深很深的入口,那里是无名的涌动的东西。梦、非理性、解放感,吹着风听着觉得好自由,这就是自由的感觉⋯⋯?想要解放感。毕竟一直以来各种原因的毛躁,不可避免地会积累对解放感的追求。然而理性、权宜式的日常当中到底哪里可以解放呢?高到云层之上无尽的深空,深到难以想象的「深渊」,还有什么维度可以打开?天马行空的野性的梦,或是失落迷离的梦,非理性,艺术,音乐不可名状的凹陷空间,爱,性,戏剧性的悲怆和狂喜,世界系叙事,模糊的清冷记忆,白日梦,发散的怀旧心绪。这就是后现代的冲撞。
古蜀国的艺术非常令人震惊。制造工艺和雕刻设计非常精湛,以至于一点都不像是古代的东西,而是未来的产物(玉璋的边角和凹槽如此分明,玉璧的圆环如此精确)。风格上大胆的曲线和威严的棱角以奇妙的方式结合在一起,当中的节奏和明暗对比显然是细细斟酌过,但完全是浑然天成的感觉,给人敬畏感。各种动物、人的描摹涉及到非常风格化的抽象,简化之后的造型把特征完全突出了。
坂本龙一的自传《音乐即自由》。村上是49年出生,坂本比他小3岁,是同时代人。关于安保运动、全共斗、现代艺术、民族音乐(尤其印度/印尼)、反文化运动、嬉皮士、社群,这些全都连接上了。越来越有种奇妙的感觉,我接触的所有东西形成一张网络,就像我的一本指南书。
最近买了Jay Rubin的《倾听村上春树》,总算是有一本谈论村上的书了。最近在读小说的时候感动地想着,要是一生都不断地看村上的小说,享受其中的「艺术世界」,也非常不错呢。一层一层、错综复杂的隐喻网络,相关性。繁多大大小小的引用砌成的世界,去日本性和美国的「村上式异国情调」,和我的精神世界发生重叠的共鸣瞬间,或是已经成为我一部分的指引手册。世界观、对待世界的态度。
M+博物馆Higgs的中国当代艺术藏品展,这个我最喜欢。当代艺术果然是有种幽默感在里面的,我觉得这是它的核心之一,大家在艺术馆里面应该哄堂大笑才对。记录在照片里。最好笑的是《老人院》,蜡像呈现的衰老得的政治领袖们坐在时不时自动移动的轮椅上陷入昏迷。
看了《四季便当2》的秋冬篇。像食物厨艺这样的东西,会让人感觉到事物之不可穷尽。这也许就是日本美学的核心之一,每个季节有不同的食物,人们在适当的时候感受不同的风味,生活也因此有微妙的转变。并不是数学上的不可穷尽,大概是某个理性不太能触及的区域,更像是时间上的无穷多个无穷小量。因为人感受事物的时间是无法衡量的,所以这样的美、生活的流动是无法穷尽的。虽然说会有目录、地图这样的存在,人们会通过这些东西(差异)来更好地感受这些美,但是它们仅仅是一个媒介,我们的目的并不是要触及所谓的本质。而是在这样不可穷尽的生活中倾听流动的声音吧。
Domi & JD Beck的演出录影看得超级兴奋(都是观众拍的),可以说她们是我目前最喜欢的年轻音乐家!真的是前所未有的modern sound。
试用了Apple Music的探索电台,同时看了albumoftheyear.org这个网站,非常棒!第一首歌就给我推荐了笠井紀美子和Herbie Hancock合作的《Butterfly》,专辑里面有收歌曲版的《Maiden Voyage》,太开心⋯⋯之后是去年出的爵士专辑《Not Tight》,超级现代的鼓和键盘,非常好听!回家稍微看了一下Math rock,认识到了Yvette Young和Covet乐队,她是中国血统,感觉相当有天赋,果然有种日本味。很惊讶那种吉他可以营造出ballad的柔和氛围。探索音乐好开心⋯⋯似乎只要有这个世界就够了。
音乐,并不想让自己的生活时时刻刻都充满音乐,需要一些静默,然后思考想从音乐那里期待些什么,它对于生活来说是什么。改变空间的潜力,阴翳的context。
Math rock和Midwest emo貌似亲缘关系很近,不过果然我还是想要听日本的。感悟是吉他和钢琴的音色区别似乎会影响很多东西,吉他的动态确实很容易带来很棒的听感。用的不外乎是一些延伸和弦、更意外的旋律和引人入胜的拍子。但钢琴单独想要做出特别的声音相对就难一些,难道果然是因为文化的惯例吗?或许是配器的问题,单独的话会进入某个特定的期待场里。渐渐发现我的音乐思路果然还是乐迷收藏创作者,把自己喜欢的东西收集起来放大融到一起去。
看了关于毕达哥拉斯数/音列很有意思的金字塔可视化,还有结合了diatonic chords, secondary chords, modulation的调性和声可视化。从这里可以出发去思考调性和声视觉设计的问题,也有不是从五度圈出发的设计。这些东西真的好棒,有这些人在做这些东西真的很棒,我也希望自己能够做一些东西出来。
数字UI设计的思考:一边极端是清晰的层级式呈现方式,我觉得稍微有点呆板无聊,有可能跟超链接的暗示有关系;另一边是拟物、有机和纷杂的呈现方式,这是我更想要实现的自然交互,而且我意识到这在AR的语境下非常有探索空间。Web1.0→搜索引擎→社交网络→推荐系统。从比较成型的UI设计范式来看,我不免会反问为什么一定要这样设计?我想要一墙板报,或是一张桌面,混杂着呈现各种类型的东西,可以去聚焦某个部份,但仍然保留原来的上下文空间,浏览是随意而自由的,随时准备迸发创造性的关联。如果仍然是在传统平面UI上,这好像更靠近Single Page App(需要hack HTML),聚焦前景的时候背景虚化。可以怎样设计我的「博客」?天马行空。我还想放一个音乐玩具在上面呢。
下午先是在看Rust的书,然后从book design出发在维基百科上了解很多相关的事情,也稍微回顾了一下独立出版物Be Water Journal的网站。从东亚印刷术历史偶然点到《梦溪笔谈》,看到关于传统中国音律的事情,稍微了解了一下,觉得很有趣。一个点,广义上的设计是什么呢?似乎设计真的在世界上无处不在。如果说到概念和思维上的建构和设计,那恐怕就涉及到更广的问题。想要好好思考一下设计方面的问题,生活当中遇到的东西设计怎么样,为什么那样设计,要是我会怎么设计?设计是一种传达/沟通吗?
听了《字谈字畅》简繁转换那期,大概了解到字义、字音、字形的概念和对应关系了。不过关于简化字、异体字、通假字,以及CJK一系列技术问题果然还是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想继续学习!
感觉最近对汉字和排版的兴趣提高了不少。首先是汉字的形态,根源就是象形,这一点所产生的影响比我想象中还要大。笔画和造型上的发展有好几个不同阶段,从原初符号、商朝甲骨文、周朝金文到秦朝统一小篆、隶书,再到唐朝的楷书、草书和行书。一个洞见是,从微观的汉字出发,象形文字似乎会影响/决定排版、语法、甚至文化,包括书法艺术的旨趣。好像更能理解书法了,汉字本身就是充满灵气的材料,所指是一方面,但将它推向视觉形象审美的表达就是一个艺术过程。那么理解上是否要考虑意义的整体性可能是个问题呢。排版方面,我猜想媒介影响了书写方向,语句成型的时候媒介多是青铜器和竹简,似乎竖排更为合理。也许跟当时尚未成型略为狭长的字形有关。语法方面我猜想更和象形文字不可分割,言简意赅、重意向轻逻辑,语法自由。另外有意思的是文化的交流,所谓「中华民族」是一种发明。汉字统一之前有多种字形,之后受到佛教的影响,并且夏、金民族发明仿造字,又传到越南、朝鲜和日本。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字体的变化。
沉浸在文字里的感觉是难以言喻的满足、洁净和舒服。阅读绝对是有治愈功效的行动。
写作可以用来整理感觉,用来建构一种语言。故事性,情节,角色。我想写很多场景,自然,怀念裏世界,赛博朋克。只要考虑怎么用因果关系把它们联系起来就好了。我还想看到能够打开性的空间的东西。对于我来说首先需要抛弃的是完美主义的自顶向下思考方式。音乐同样。总之先收集点子,足够多的点子,之后不管三七二十一弄着玩做点什么出来再说。文字,我已经体会过了,它会代替我思考,呈现出它自身浑然一体的样子。
现在缺乏的是信心、动力和技术上广泛的练习。我想要听到什么样的声音?这种问题想到深处,就不可思议地会回到那些在我的文字中时而浮现的场景。以现在的状态,我肯定还做不出那样的声音。接着又构思了一下小说,想要用文字的形式写下来。想写关于创作的挫败、无力、懦弱,写关于逃离、依恋、安全感,写关于孤独、梦、夏天和记忆。
我们得出了很重要的一点,艺术可以分成本真艺术和媒介艺术(选词可能欠妥),对应着狂躁和抑郁,濒死感和崇高感,非理性和理性,迷幻和审视,陷入其中和隔空观看。这真的很有意思,尤其是我可以享受两种艺术。李如一介绍的艺术家多是属于媒介艺术家,Keith Jarrett则属于本真艺术家。蒸汽波是很纯粹的媒介艺术,但我能从中感觉到一种迷幻感。
其实为什么要用「二次元」来称呼狭义的某种艺术呢?充满光泽的身体,具备一种微妙的非人性。很明显,二次元的人物完全不是为了映射现实世界所存在的,而是对欲望和解读方式的描绘。难道说是存在某种理想形式吗?广义上的二次元肯定是一种抽象,一种被提纯、组装的人性,所以它会带有某种非人性。「角色」应该亦是如此,并不能把角色映射成现实中的人去理解,它是一种抽象之后的人性,是由观看者的欲望和解读组装而成的。(这么说来之前看的文章确实说得好,这样能更好地整体地理解动画。)那么创作者是什么角色呢,创作者实际上只不过是处于另一个位置的观者吧,二次元大概是一种纯粹的观看。从业者和同人有什么不同呢?
没想到一下就遇到名曲喫茶Lion。在里面坐了一个小时多一点,感觉心灵有被洗涤的感觉。都市中间一个奇妙的洞。像是一艘老旧的航船,一排排罩着酒红色座垫的座椅都朝前,再经过两三排不高的唱片柜,有着典雅装饰的壁橱里则是很多音响设备。但真正的音响在二楼,挑高空间的上面,几乎占满一整面墙的木质老式巨大音响,上面写着“2D Sound System”,这就是店里引以为豪的立体音响吧。二楼天花坠着一盏西洋风格的吊灯,店里的装潢当然都是欧式,磨砂窗户看不到窗外,店里微微暗。店里不能够聊天会话,所以只能专注听音乐,有人看书写字,有人闭上眼睛也许睡着了,有人滑手机,也有人什么都不做。点了700日元的冰咖啡。一开始在播拉威尔和瓦格纳(一首慢速的管弦乐,没想到瓦格纳还挺不错?),三点钟恰好赶上店里的concert,听了贝多芬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店里每天的concert曲目会做成传单发给客人,也会刊登在网站上。更换曲目的时候,老板会播报上一首和下一首曲子的名字,很老派作风的感觉。小提琴的演奏诉说感很强烈,虽然说没给我很特别的感觉,查了发现据说是「四大小提琴协奏曲」之一。之后又听了柴可夫斯基钢琴协奏曲,前奏一想起非常熟悉,之前大学里上课老师给听过,好棒的包裹感旋律,让人想到在上演最后一场盛大宴会即将坍塌的舞厅,后面的发展还挺紧张的。这个店给人感觉真的很好,与世隔绝,想到上世纪各色人等都在这里听歌,其中应该还不乏名人,有种神奇的感觉。从店里出来的时候感觉真的像钻出一个奇妙的空间,回到都会的空气。
第一次逛商店街,真的和《玉子市场》里面的感觉一模一样⋯⋯!花店、肉店、菜店、钱汤、咖啡店。在一个有角形玻璃顶棚的地方,感觉是至今最有市井气的地方,基本上都是上年纪的人在这里。业务超市里的调味品种类非常多。走累了,所以就在一个咖啡店坐下来。一个爷爷经营的,里面狭窄的空间很多罐子和格子装着不同的豆子,还有其他装备。日本的咖啡品味似乎偏向香浓感的,各种各样的ブレンド。都电ブレンド听起来很有趣,所以点了这个。几乎没有苦味,像是巴西和哥伦比亚那种很香醇的坚果味。店里没有座位,在店门口的小桌坐了好一会儿。看了南千住的下町音乐祭,有3B(贝多芬、巴赫、勃拉姆斯),和星空散步主题的天文音乐会。说是会在钱汤之类的公众地方开展,不愧是日本的感觉。
阳光。阳光使人愉快。就算所有东西被解构,阳光的意向似乎很难被解构,这是为什么呢?只要住在地球,只要大气层还在正常运作,并没有被太空电梯或人造天幕之类的东西干扰的话,天气就还会继续成立。水汽移动,天气变化。明亮的世界跟理念世界有关吗?可能阳光下明晃晃的世界藏着古希腊地中海沿岸的精神也说不定。
月亮很亮,房间关上灯躺在床上享受了一下月光沐浴。看到了云在月光下飘游,质感很神奇。
虎跑公园。很多绿色!一下车就感觉到和城市里截然不同的空气,树木的气味,凉意。不过公园比想象中要小。走到最里面是虎跑泉和一个寺庙。绿色有很多不同种树木组成,比较多的估计是杉树、悬铃木(和上海的估计同种)和樟树。公园里树比外面道路要更加遮天蔽日,营造出阴凉的世界。逛了一小会儿就逛完了。从虎跑路往北走出去,这种在树木森林之间的小路感觉真的很好。在满觉陇路口,我决定往左拐到五老山隧道去。果然是和之前一模一样的50限速标志。在隧道口拍了几张照片。走进去才发现,里面大型排气扇的轰隆隆声好大,外面的光线看不见之后,里面乏味的声响和灯光,让人感觉掉进了潜意识的混沌状态。人走的路很窄,还有单车和电动车经过,这时候就不得不停下来背靠墙壁让路。还有一个骑电动车的大叔问要不要载上我,还有很远,我说不用。因为我是专门来走这个隧道的。出去之后就是龙井路,走一段就转入杨公堤。杨公堤其实才是两边树木感觉最茂盛的,基本都是悬铃木,高高地都要把天空遮住了,好棒。
春天的绿色真的好好看,无论是在漂亮的大晴天,还是稍微昏暗的阴天。有太阳的时候,绿色的反射光晕染到建筑外墙和街道的每一个角落。绿色似乎在一点点地变化,从带着鹅黄色的初绿到鲜亮的嫩绿,现在大概是开始成熟之后一点点深度的绿。
时间和季节也是人难以捉摸的事情。沉默当中,好像时间变得微妙起来。问题是什么呢⋯⋯为什么我现在忘记了夏天,但实际上照片里又有鲜明的回忆?为什么我想要追忆夏天的感触,周围却是无声的秋日空气?外部世界,地球的更迭跟我没有任何关系,这是一种困惑,为何我身在此处?我可以把握什么?但其实我并不讨厌秋天和冬天,尽管记忆中的我不喜欢。干燥的空气,让人对织物和肌肤的感受变得敏感。钻进被窝的那一刻原来这么令人满足。闭着眼沉默当中,环境的声音果然更加稀疏了。对了,正是这种令人感到不知去往何处的开阔。空心的声音,其实不需要急着想要往里面填充点什么吧。想要感受舒适的气味和抚摸。意识到可能对于我来说最安心的气味,还是沐浴露、洗衣液、肥皂、润肤露、衣服、乳香、自然的体味之类的味道。
最近晚上的风真的特别凉爽,甚至到了有一些冷的程度。但即使如此仍然保留着一些夏天天空的开阔感,大概就是快要进入初秋的感觉吧。晚上饭后为了走走又去了图书馆后面的草坪。快七点的时候天色已经完全暗下来了,取而代之的草地上的灯亮了起来。草坪周围几乎没有人经过,我就坐在中间的长椅上享受植物中间开阔的空气。听完播客之后把注意力放在天空上,发现虽然有一些光污染,但还是能看到不少星星的。就在看了不一会儿的时候,天空中间突然出现了一长条像是在夜空中运行着的列车似的东西,大约有两个手掌那么宽。又像是一条笔直的项链,由很多细碎的星点组成,整体以较慢的频率变换明灭。从土星(后来知道的)上方的天空中央位置,顺着自身直线的方向,向东边不快不慢地移动着。移动了大约有半分钟的样子,差不多到东边的时候,就渐渐消失了。一开始以为是看到了流星,很激动!但后来知道,原来是人造卫星。原来人造卫星还会以这样的方式被我看到啊。于是后面就拿着手机用观星的应用在天上认星星和星座。今晚看到的有:土星、织女星、牛郎星、天蝎座、天鹅座、人马座。之类的,并不是特别能认出来。很好玩,感觉之后还可以常常去那里坐坐,享受空气、植物和天空,尤其是天气好的时候。想要感受开阔感,所有东西的开阔感。夜空的存在感,在认识星星之后,会变得更加强烈。会让人意识到,地球是圆的,我们只能看到宇宙的一半。而在我们头顶上,无时无刻不发生着各种变化和运动。就是如此吧。
看到阳光和树叶好开心。现在走路的时候抬头到处看各种植物的长势,真的按耐不住高兴的心情。
稍微感觉难以从东京浮光掠影的碎片表象当中组织出一个更具深意的东西。特别的蓝天和晚霞,山手线和东京地下铁,礼貌的行事作风,各式各样的大型店铺和小店,旧的和新的混杂在一起(像开阔版的香港),可爱的、传统的、现代的、异国情调的。狭窄的楼梯、电线杆、商店街、标语、车站、商场、饮食店、车子、施工现场、唱片、书、漫画。但把所有这些碎片印象,和《东京绮梦》/《英雄和恶棍》/《创造日本》联系起来的话,果然还是有些困难。我想要通过别人的视角来看待日本,这一直是我的起始点。村上春树、李如一、坂本龙一、上野千鹤子、森山大道、Ian Buruma、Keith Jarrett。要是依靠虚构,也有关于异国情调、女性主义、现代性、怀旧感的部分。看小说的时候,可以感到内省性和想象力的东西一点点流入体内,这无疑对活着来说是至关重要的。重点是确认自身位置的过程,做到这一点需要参照系,或者某种视角和框架。虚构作品可以提供它们,尽管那不是现实的参照系,但确实打开了某种类似深度的维度。打开了空间,也就有感受内省性/想象力感性的可能性。
似乎还有一件最近在意的事情,但还没有很好地总结出来。对于日本人的生活习惯和社会常态,包括礼貌之类,我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呢?光谱的一边可以是完全地奉为圭臬,尽力去理解、学习和融入;另一边是完全地置身事外,光荣地以一个外人的身份去观察、感受和分析,不必去学。面对新生活的不安会驱使我靠近前一种状态。很想快点学好日语,一部份的动机恐怕也是如此。确实,我感觉有比较大的可能,过两年我会一定程度上掌握日语和沟通方式。这一点我应该可以不必过分担心。不过我现在反倒稍微担心的是,过度把这些东西当成一回事看待。缘由肯定是缺乏归属感和陌生感,对各种东西的不安。很正常。可能要避免滑向觉得会被轻视之类的上下位态度。需要一种谦虚而好奇、敏锐而客观的态度。
开始看《始于极限》,非常享受。书信对谈的形式,一上来就是切肤、深刻和语境混杂的讨论,就算有基础,也有太多需要字里行间去理解的感受和境遇。非常启发,两位智慧的女性。上野千鹤子直率、智慧、句句切中要害、真诚的话语,实在是能给我太多启发和安慰。也许上野能成为我人生中重要的老师。
Buruma的《东京之镜》,看了两三章,很有意思,从女性/男性气质讲日本的文化性。为什么可以写如此有趣的文字!
每天夜晚,成千上万的日本生意人将经济奇迹抛之脑后,躲进诸如名为「妈妈的味道」或「母亲」的居酒屋里。在威士忌加水的作用下,他们退回到儿时状态,寻求那些被称为「妈妈桑」的女人的细心聆听。这些「妈妈桑」以精神病医生般的专业耐心,聆听男人们倾诉自己的心事:老婆如何唠叨个不停,公司的课长如何不地道,他们如何卖力工作却又无人赏识。在得到「妈妈桑」的几句温和建议和暖心的鼓励后,这些日本经济斗士又跌跌撞撞地踏上了回家的路,互相搀扶着,不时扑到同伴的背上,并为了重回八岁的光景而兴奋地大呼小叫。
西人写日本:「在东京、北京、深圳、香港长期旅居的英国人David写亚洲的网站。在里面发现了Haruki Murakami's Tokyo系列~很喜欢透过西人视角看日本的感觉,她们的描述总是带着一种冷静、好奇、不时有点揶揄的局外人视角。」
今天看了GPT-4o的发布。也听了新一期《一天世界》,李如一在里面有讨论,虽然说感觉还是没有很启发我的观点。不过可以看出这次GPT在语音方面「打破世人对于AI的神秘感」的更新,恰好切到了「口语文化」这个话题上。似乎AI可以像人那样写字还没什么,但是可以像人那样说话会更加触动人的神经⋯⋯不过从技术层面上这其实是一次AI工程自然的延伸,视觉、语音、语音模型已经有很好的发展,这次OpenAI把它们融在了一起,而且在性能和速度上做到很好。顺着这个趋势,AI还会变得越来越自然,只是增速会不会放缓的问题而已吧。所以感觉关键问题不在这些地方,而是,比如说李如一所关注的,AI拓宽了机器和人性之间的边界,那么人性要守住些什么?但这个论调的前提「要守些什么才行」成立吗?我觉得李如一还没有太想清楚这个问题,他自己在别的方面主张过:人性会随着技术进化,人变得更像机器很多方面是健康的。这两点是不是矛盾呢?
稍微补了一下古代中国历史,三星堆对应商朝中晚期。所以说商是因为殷墟的发现而被证实,夏其实还没有被证实?商朝是公元前30世纪—10世纪,想到这个时间,觉得像是以公元元年为轴对称折过去,现在的21世纪也没有30世纪长。
外滩源。现在才搞清楚来龙去脉,城市考古,历史和地理实在太重要了‼二战—战后团块时代—嬉皮士反文化运动—互联网—消费主义—技术封建主义—身份政治。想要了解,把我想要理解的世界串起来。意识到一直在「补文科班的课」。
当天思考的问题是:上海租界—老洋房—绿化—城市规划—消费主义。
数据迷恋,为空虚而建立的记忆保护庇护所。
异国情调:上海、广州、香港、日本。租界,殖民主义。似乎一个城市对于我来说有趣的地方是在于异国情调?
今天的问题:全球疫病到底改变了什么?
最近有一直在看Hundred Rabbits的事情,还有她们的个人主页,实在是相见恨晚!还要好好研究的说。Old web或许是我找到下一个重要的新主题了~!
今晩冲浪的时候,根据这篇发现了一整个日本个人网站的世界,好好玩!(应该说是再一次)体会到搜索引擎和SNS之外互联网的生命力,这才叫上网冲浪吧?其中非常重要的应该是门户网站,它担当着以前搜索引擎的角色。这些外观看起来老旧的网站通常信息密度都很大,一眼看上去扑面而来的各种文字、小图和控件,排版设计也非常原始,让人一下子不知道从哪里下手。或许这就是互联网的原生状态吧?冲击力!
最近意识到网上购物确实带有某种潜在的成瘾性。总是会去查看有没有可以欲望的商品(在maintenance层面上也有点反复核对购物清单的强迫倾向)。挑选的时间精力多,收到货有一定的时间间隔,收到货之后不容易退掉,需要做好心理准备接受预期的落差感;但给人的印象是选择很多有自主权,不需要移动身体看起来是不费力气,商品直接送到门前。这些种种似乎把这件事情变得有种游戏的意味。并且平台化和推荐算法也让人觉得似乎这里可以永远满足你,有各种惊喜和新的欲求,好像囊括了世界可欲望的全部。
看了Maggie Appleton关于digital garden的文章,果然很好。目前的理解是去重新思考作为一个网站的personal space可以是什么样子,当然它会有很多关键点:可以不是时间线式,可以不是一次性发布精雕细琢的文章,可以不是top-down的导航结构,可以并不只有单向链接。不过关键是自由地做网站吧。这里似乎涉及到好多问题,一个可能不那么直接的是自我披露的问题(完美主义,identity)。我可能需要仔细思考在公共空间上发布东西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老问题之一。另一方面我会有冲动去做一个不一样的网站,就算是私人的也好。
很感慨我们是如何浸淫在互联网之中成长起来,高中的时候看的视频现在再看,会惊讶于我们共通的亚文化语言。现在越来越意识到互联网的影响,但接下来关键的是诠释,无论是技术乐观主义还是硅谷的技术审美,果然似乎还是没有触及到核心。会更加深刻地意识到我们的后现代性,破碎割裂并置的话语和审美。更能通过回溯来理解我们所处的位置,以及和周围世界、人的尺度。
意识到在愤怒和虚无之间,果然得抓住些什么东西,思想对我来说很重要。会想起初中那阵,确实很可能是思想的启蒙让我有好的心境去生活。这样一来,看书就不再是某种时尚的爱好或者有趣的证明,而是真正的食粮。
我关心的主题从来都没有变,但确实是多样的:哲学和思想作为幕后的核心(尽管难以接近那些巨著),文学大概作为舞台,社会学和历史作为解说,各种各样的艺术在上演(摄影、建筑、绘画、设计、音乐、电影);戏剧的冲突包括那些最显而易见的:性别和爱、技术—资本—消费主义、文化与全球化政治。
工作伦理→企业家精神→消费主义,从历史中梳理出一个脉络,范式转换,我想也许是某种「社会/历史潜意识」。这种东西再跟东方语境联系在一起就尤其复杂有趣。要理解人类必须谈技术,现在已经是这样的时代,因为人类只能通过技术进化。这是我一直以来想要谈论和了解的东西。赛博格,后人类,身体、充满生物性的自我与技术社会分身之间的张力,怪不得赛博朋克如此有魅力。如果大家都能利用数字技术发挥创造力就好了,是这样吗?
会有一种深深的感觉,很多事情对于我(们)来说完全是常识,但周围的环境却不这么想,所以生活当中会有许多冲突和割裂感。果然还是品味的问题吧?一种不愿意妥协的姿态,看不惯大多数平庸事物,但最关键的果然还是生命主义——追求具有生命力和创造力的人生,在滞塞的世界中找到可以逃逸的路线,打开那些空间。强调对于艺术、技术和微妙事物的感受力,不断反思主流。突然想到日本作为晚期资本主义社会可能确实比较能容纳不太符合社会角色的东西,正因为这样所以很有趣。
这是非常混乱的一个月,感染之后是混沌的一个星期。没有欲望和想象力,什么都不想做,而且是被身体的状况强制那样。康复之后非常想要获得自由,不过似乎整座城市又陷入了一个奇怪的状态。包括家里人也开始感染,不知道该不该出去。很想过圣诞节,以为好不容易能在家过圣诞,但似乎今年也无缘了。
需要仔细地区分前现代的自然主义和反技术资本主义。想要想清楚的话,必须要对数字世界能带来的东西和会去除的东西有清晰的认知才行。并不是纸质媒介就一定比数字媒介来得更「自然」和随手可得。
下午听《不合时宜》讲留学的话题,感觉非常感动。说留学有怎样的收获,实际上取决于你期待什么,你的动机是什么。不管是去哪里,什么学校什么专业,最重要还是人本身的开放心态。打开自己。重要的是要看到人生形态、思维空间是无穷无尽的,要亲眼见证亲身体会这一点。这是对抗特定话语最好的方法,让自己知道还有很多很多话语的可能。生活到底是什么,读书和工作并不存在必然先后关系,本来就没有规定好的人生路径。你会更加了解读书和工作各自的意义,以及它们在整个人生中扮演的角色。这样一来,工作之后再去申请读书也未尝不可,甚至是很好的生活!就会知道,想要探索更多的东西,人生有很多可做的事。
想着要不要从以前的互联网汲取灵感,做一个复古的主页呢,相当于个人的互联网入口之类的东西。
发现了维基百科上关于柑橘的页面,觉得好神奇。
长大意味着什么?长大是「放弃幻想,认清现实」吗?表面上是的,社会化需要迫使人从对童年和青年(各种意义)的眷恋和怀旧中离开,进入充满困惑、疲劳、悲伤和愤怒的世界。但似乎又不完全是这样。和社会制度接触当然是长大的一部份,也许是最直接定义的部份,但仅仅是接触、熟悉和融入并不意味着理解社会制度本身。也就是「启蒙」,只有理解启蒙和现代性才可能「长大」,这里的意味已经和通常所说的不太一样了。思考这些似乎让我能够不那么愤怒地面对社会化(包括不那么自我意识过剩),大部份人并不是制度的化身,虽然说制度确实是由人构成的。这大概就是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鸿沟的体现。这样想,用工作换钱来生活,这就是宏观和抽象经济在个人层面的具体化——像是世界作为一个需求和欲望机器想要自我发展。
工作和玩乐。正是因为有让人生厌的体制日程和规范作为「邪恶的围墙」,业余的事情才会显得充满吸引力?万一没有这么强的围墙会坐立不安吗?让那些本来看起来有趣的事情反而变成一种工作。听音乐、看小说、看电影,本来想要做的事情会被「这些没有创造任何价值嘛」所驳斥掉。于是我想要做的那些事中更加有「努力创造和学习感觉」的就变成「工作」。Have all these been toxic?能够接纳无所事事的人也好厉害。
体内惯性运作的世俗价值是:要做正事来换取价值和认同。之前我对于学校体制的反抗之所以能够稳定,很可能是因为被安置在日程和规范之中。只是想想说说,最终仍然是待在体系里。体系的日程和规范,即使不愿意承认,会带来熟悉感和舒适。现在处于一个更加自由的环境里,过渡性质的,反而有些焦躁,就像是反抗的力没有着力点一样。这看起来像是个悖论。话说回来,还是没能彻底以放假的心态呆在这里。
背景焦虑可以从社会的角度诠释,也就是典型生活的质地,尤其是在中国大陆。确实,泡沫收缩、(无意义)竞争加大,即使是高学历的人群也不得不为生计担忧,在本来美育就被毁坏的地方,价值更加空洞无物。迷茫、空虚,不会爱。生活在这样的坏境下本来就够辛苦了。没有感知到或者指责是无病呻吟的,是麻木或无知。
发现一个小问题,玩乐和工作。人似乎就是会有这样的分别:当一件事情被归到玩乐,很容易就可以做下去;当一件事情被归为工作,很难有动力做——完全取决于心态。这样也可以理解「游戏」,人也许就是需要单纯玩乐的时间,即使其中没有意义可言。但对于我来说,我并不习惯普通意义上的游戏,我似乎有种很多事情都要部分归到「学习」这个范畴里,即使有玩乐的成份。这跟旅游的时候为了有工作的感觉所以不断拍照的美国人很像?我的玩乐是什么呢?
发觉共同/集体价值观这种东西像是一层难以察觉的预设部件那样在脑中运作,介乎意识和潜意识之间。发觉这一点是在想「如果不是在上班,同样相对空闲的时间,我对目前想做的事、对时间流逝的感知会很不一样」。我的工作伦理道德在我无意识中运作。这样想着,我又感觉对世界景物的镜头螺丝拧松了一些。钱、名声、权力,这些庸俗的东西其实平日是以非常模糊的伪装在话语当中出现,长大似乎是慢慢学习这个的过程。想到主体性,对世界的定准,其实人总是会回到一些很基本的生活问题(关于温饱、性、情感、认同和虚荣之类),如果说有所谓更加本质的人生问题,它们应该就是一部分。而这些问题自觉或不自觉,总被那些难以察觉的共同价值观所影响。这些思考当然也是尺度的一部份。之前的心绪像是一间凌乱塞满了各式各样来自世界各处物件的房间,为了理解世界,我不断擦掉框架,尝试理解更多东西;现在似乎是退火期,我坐着平复心情,重新利用杂物耐心地搭起一个框架。关键是耐心,拉开距离,不需要对问题打开太多可能性,而是搭起框架,给自己阐释。在这个过程中,与别人互动的时候,重要的是找到真诚和「不就是主义」之间的一个平衡,更多时候仅仅观察就好。追求被认同和理解?这是可遇不可求的。
回忆起当时对我很重要的问题:担心理想主义的失去,如何调和现实?
在体制约束下感觉自己会有这样的效应:因为精神紧绷/压力不耐受导致的疲劳和空虚感(也许和工作形式松散有关,没有明确可完成的日程);想要给人留下印象的性格,不知道怎样适当地在人群中设定自己的位置;对体制本身长期以来的抵触,不和解。这三者叠加起来长期就会慢慢地磨去我的生命力。当然也有时间被压缩的客观因素。
这个问题推广开来的话,总有不得不进入社会的时候,但庇护所和幻想世界对我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我要在多大程度上将它们纳入我的现实生活规划里面?或者这样说,同时在虚拟和现实的意义上,我发自内心想要追求怎样的生活?
我对大学的成见还是挺深的,体制愚蠢,学生无趣。我不去社交也是当然,这是我的性格使然,会去回避那些大家都在做而我觉得不够特别不够有风格的事情。但我还是会去尝试,尝试了一下下没有得到想要的结果就放弃,这样看来我也并不是完全回避的。社会化过程吧。identity,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为何会困惑,因为没有足够的正面反馈,没有人告诉我这样做是正确的,怎样做才是更好的,所以我会迷茫我的想法和行动。世界充斥着各种话语,只能够迷失在这些话语当中。所以要寻找正面反馈,从朋友那里,自己也要坚定地建立起评判的眼光。最近发觉我是不是过于「理性」去考虑审美,受到焦虑的影响,比如说考虑是不是喜欢一个东西总要想些理由,而不是遵循直觉。不过也并不一定理性就是不如感性,可能是我不够理性,或者我不够感性。总之直觉和理性都让它生长。
最近意识到传达想法这件事情本来存在的难度。用词、惯用句、遣词造句、风格、叙事,都相当容易拾人牙慧甚至落入俗套。首先是如果发现有用的想法并没有什么特点,很可能它是人成长普遍会遇到的,我学到了,那很好。但其他的话,一下子可能难以判断。如果是传达就更难了,即使知道是特别的,是和未传达时截然不同的状态,也难以选取能够造成影响效果的语言来表达。对,关键是造成效果。这是目的性很强的事情。挑选特别的东西出来很重要,了解对手和制定策略也很重要。
很有意思的事情是观察不同人站在不同立场,持有不同想法,有不同的说话方式,以及不同地方的人在做什么不同的事情。在其中会发现一些模式,能察觉到对话当中没有明确说出来的流动和情绪。虽然很多时候对话是以清楚和目的明确为前提,但人或许就是如此(也许是跟文化有关),虽然去避免过于直接表达,但还是能感觉到其中隐含的情绪和主见。
层次、风格、审美。接下来的人生当中非常需要判断周边环境是否值得身处其中,人是否值得相处,这是对现状的判断。同时需要有足够的洞见和眼光,这是对未来的预判;以及对自身经历、人格,各个层次上历史的理解,对过去的理解同样非常重要。这些判断当中需要考虑一个尺度,即自身和外部世界的平衡——很多时候过于执着于外部世界的评判标准和运行方式,而忽略了自身的想法、需要和灵感,直觉,这时候要潜下去考虑自己的直觉,内省,借助内部的力量;还有一些时候需要敏锐和周全地分析外部世界,但并不是以最普通和平庸的方式,借助别人的眼获得材料是好事情,但要用自己的方式去做判断,这一点要有清晰和敏锐的自觉。在之中的支点,也是社会化的核心部份,是考虑自身如何被社会的标准看待,或者换个方向说,是采取怎样的姿态和角色接触社会。角色,剧本,姿态。所以会有权衡利弊的生活方式。但做到这一点是需要大量经验的,需要足够的观察材料去理解文化、时代的状况,发掘出来存在什么样的角色和剧本,戏剧的运作方式如何。同时,在其中寻找适合自己的姿态。今后我似乎会更加拥抱「世俗上」的理智,「常识」。
对于大家来说,什么是功利(什么是自得其乐的兴趣),什么是严肃(什么是放轻松开的玩笑),是什么反馈支撑着生活?
关键是判断力,敏锐地感受和观察、阐释、并评价的能力。其中的问题一是我某些地方太过善良,不敢轻易下判断,也许也是自己中二人格的反作用力;二是我不够信赖自己的直觉,即使直觉和身体能够很准确地感受到很多东西,但总是想着「或许应该再看看呢」,就丧失了及时判断的机会和心力。我应该更信赖直觉。
总结来说,虽然说在大学中经历了非常多的迷茫和困惑,但我们有能力和条件打开更有意思的人生体验,关键取决于决断力、判断力、魄力,一种果断而理性的全局思考方式,需要权益式的策略,当然还有眼界和想象力,这些是我有点缺少的。目标可以很单纯,其实越单纯越能够体现决断力。最近会发现自己的判断力有些不足,在困惑当中企图理解一切的话,很可能会陷入僵局。这个假期学到的一点是,话语或者说世界观就是有相对性,真诚的可能性没有我想象的那么大,或者说真诚实际上是辩证的,越费力去接近真诚就越远离它,人需要权宜之计,需要扮演角色,也需要保持同温层。人的记忆力有局限,总是会在细节中迷路。重要的是生命力啊,是做点什么让自己感觉很好的事情,无论是时间尺度的长短。
难得的是朋友在一起的时候可以有创造性的东西,一些跟平时不太一样的东西⋯⋯但这并不总是能得到,取决于每个人的状态和微妙的交互。每个人在考虑不同的东西,过不同的生活。我似乎更加感觉到了,完全去信任一个人或向一个人坦诚是没有意义的。有意义的大概是这些捉摸不透、时好时坏、总是横跨着一道深渊的关系互动吧。
疲劳:(1)体制/工作;(2)个人空间;(3)情绪/人际关系;(4)话语。这些都经历过多次,一来二去的应该会增长经验。经验是什么呢,大概就是知道怎么样安排自己做些什么事情应对。呃呃,也是成为「大人」的一部份。从身体上说,仅仅是在洗澡的时候呆住不动,深呼吸,都会让我感觉压力一点点在泄掉。我大概真的需要这种孤独且规整的生活。以后在家里浴室装一个浴缸吧,感觉到重要性了。我一直隐隐担心的是无法用话语合理化这种对慢节奏、休息和孤独的需求。但我渐渐对疲劳越来越清楚,那种逐渐变得透不过气和狭窄的感觉。
当我希望着跟所有人真诚友善相处,希望理解身边人的思考方式的时候,虽然时常感到疲劳,但有时我似乎能够对生活悟出一些道理。会感觉自己掌握了更能游走的看待世界的方式。大概是朋友们有各自的追求、烦恼和性格,能让我更加明白自己的人生吧。同时能够和朋友相处,还是挺有趣和令人愉快的事情。最近感觉到「变成大人」也许没有那么令人讨厌了,那种事务性和权宜性,其实可以是一种黑色幽默和反讽的生活方式吧。这样一想,知道各种省力的生活方式,稍微让人向往啊。
学习、工作,这两件事的意味对于我来说好像变得很不明确,或者说只是和我想象的更偏离,和世俗意义更贴近了。我应该怎样生活呢?乐趣、艺术、反思,我可以追求的是什么呢?我需要像大家那样,为生活明确地画出一个框架,一部分是谋生,一部分是其他吗?可能关于生活还是需要一些确定的东西吧!
「生活是杂乱无章的」,这样说确实是有原因的,我猜原因应该是人总是被各种各样对生活的叙事所支配吧。「在忙什么事情吗?有在为目标努力吗?有在积累经验和学习吗?」噢!
关于恋爱,反思到自己果然还是很在意能不能被女生视角所接受,反小男生和男性气质也许可以溯源到那里。可以说其实我只是在渴望被女性接纳的感觉而已,而且这种被接纳是特别的,可以绕开传统的两性关系存在。直觉这并不是很健康,我还是在性别框架下运作吗?虽然说某种程度上这种反对可以带来健康的生活动力,最近开始更在意护肤和形象的事情了。朋友说这是黑格尔的辩证和超越,说得对。我憧憬的是一种更加德勒兹乌托邦的酷儿生活,但那是对/可能的吗?说实话现在对恋爱的态度不甚明晰。逐渐抛弃可爱幻想、姐姐幻想和酷儿幻想之后就想像不出该期待什么了。朋友说我说不定适合谈异国情调的恋爱。
之前看到说男性压抑脆弱,由于缺少其他表达亲密的途径,更倾向于通过性来表达,所以才会造成下半身动物的印象。有一定道理。在我的幻想和对亲密的渴望当中,是不是也存在这种问题呢?也许我也应该更多地挖掘表达亲密的途径吧。最近总感到身体/裸体呈现出的脆弱感,人类脱掉衣服,除去任何美或色情的投射,就只有一副弱不禁风的身体而已。
爱和性是安全和危险的辩证法,我们通过这一点温习创伤。重要的是自己如何找到自己舒服可靠的姿态和风格。
真诚和策略的界限,权益的真诚,敏感,距离中间的层级,放弃紧张的冥思苦想。我的情绪反应模式:无奈无感逃走,冷静应对策略,逐渐难以压制,脑内人身攻击,疏离,悲观,得到私人空间之后的反刍和反思,哲学,疲惫,第一阶段恢复。
上野千鹤子《厌女》。冲击感的同时觉得非常痛快,然而感到体内的东西正在哐当哐当地碎掉,这大概是新一轮的自我审视和重建的契机吧!
锻炼比较高强度的人文知识摄取和思考。感想是,看比较艰涩的文字虽然会带来有意义的深刻思考,但似乎会让我变得更加悲观和偏执?也就是「这么多东西,要花多少时间才能了解完啊⋯⋯」「是我主动去了解这些才算是有修养的人吗?」「这个时代就是这么糟糕,想要过好的生活不得不去补习这些知识」。这样想对吗?
「焦虑是自由引起的眩晕」?这句话应该会成为近期我一直思考的问题。和这句话似乎相反的是,焦虑令我的视野变得狭窄,可能性变少,这应该是自由被削减了才对。而真正感到自由的空气的时候,焦虑也会随之散去。这样讲似乎是反过来的。不过无论怎么说,关键在于我的「自由」。我感知自由的能力显然下降了,想要把它找回来。我想无论是疏朗的夜晚空气,还是沁人心脾的夏日气味,暑假,各种我所怀念的东西,都是自由的形式。与之相关的是放松、想象力、感受力,它们勾连在一起。客观上自由的量会随着学习/工作状态、钱、关系之类的改变,但是对自由的认知似乎是主观的东西。
我似乎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这既有好处也有坏处,需要驾驭的能力。我希望强健的心,与周围的世界保持一定距离,独立而坚韧。在思考这样的事,可能跟《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有点关系。我有一些假设。本来包裹住我的心的情绪硬壳,一定是经过什么变故慢慢模糊不清,变薄变脆变弱了。这些变故包括恋爱的问题(边界感、自我重叠、安全感、情绪应激、模式继承)、社会化的问题(尺度、错误期望、错误归因、过度开放诠释、敌意)。而在这个过程当中产生的巨大误差,我下意识地想要去填补,尝试复原我的「感受力」、「开放的心」。然而这些尝试反而对我的壳进一步造成了伤害。我是珍视感受力和开放,但我不应该在自己摇摆不定的时候更加用力地逼迫自己去理解各种事物、转移各种阐释。这样一来我的许多定准、原则、习惯会变得摇摇欲坠。有点像是在独木桥上尝试通过加大摇摆的幅度保持平衡的人,这时候应该找到抓手!处理误差的过程反而会让心的很多部份变麻木,失去自信,因为没有意识到通过这种方式很难真正找回感受力、开放生命力和主体性。
焦虑可以平复到平静愉悦的状态,那么与之相对的,抑郁可以平息到什么状态呢?我想大概是深刻但平静的悲伤和孤独感,正如以前一样。我深知愉悦不是永恒的,没有必要也不可能让自己保持在快乐的状态。所以情绪波动是很自然的。但同样,也没有必要深沉地陷入令人绝望的悲伤之中。以前可能没有意识到的是,带有绝望色彩的悲伤会让我跌落到一个与焦虑类似的状态里,这是共通的。我需要情绪有机的平衡,接纳,不是极端的摆动。
我目前最关切的事情只是训练自己的情绪,很简单。静下来之后就能感觉得到生活的流动,与过往时间线上一个个的幻想和怀旧连接在一起,一种平静的力量。我知道自己很依赖收集和整理,无论认不认同这可能都是我目前生活的重心。但长久以来我也开始反思,如果当我慢慢没有那么焦虑,我会不会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探索、学习和创作当中呢?那种氛围会不会给我带来更流畅的生活呢?
有点神奇的是,一定程度上放弃去评估自己的情绪,只是告诉自己既然很累那就什么都不做也可以,这样子能够放松下来很多。这是不是有种悖论的感觉?不停地告诉自己把紧绷的神经放松下来,因为这样最后还是维持了紧绷的状态。真是让人无奈啊。所以用理性、决心、激情去引导自己,很多时候反而会适得其反。能依靠的恐怕只有某种感性和耐心。那种开阔的生活空气很难刻意去追求,只有在不刻意的时候,不去在意自己的情绪到底如何的时候,才能把眼光静静地放在当下。这可能意味着某种「放下」,舍弃,顺其自然,随波逐流。更具体的话是接纳,接受现状,飘然应对。有种手动把一边耳朵遮住不去听那些白噪音的感觉。这样反而能够听到更微妙的声音吗。
脆弱。可能必须要承认自己的脆弱才行吧,日常我还是能感觉到背景噪音般的焦虑和抑郁。如果把自己当成正常的状态去对待,有好多事情会期望过高,感觉到没办法适应,会更加消沉的。承认自己的脆弱,也许是我现在应该做的事。心情低落,不想做事情,这些都是没关系的。总以为自己已经习惯了,但其实还是没有真正地关照自己吧。自己的空间或许是要这样才能够慢慢培养的。
一方面是过去的尺度,稍微有点在反思自己为什么会出现情绪问题,从家庭、亲密关系、学校到社会。尝试再用比较大的视角、稍稍抽离的态度去审视这些,这样会更好地和解吗?毕竟,一个个拘泥的问题并不能实际上让我前进,我要慢慢柔和地把我的过去捋顺,和现在接起来才行。然后是未来,稍微想得远一点,不过其实最终的问题还是「想要怎样的生活/自己」。这些提问总会围绕着某个核心:我想要追求什么?除去纷乱的外衣之后我想要生活中值得依靠的是什么?安心感,亲密关系,庇护所,艺术,温柔的孤独感,异国情调,探索理解和创造⋯⋯会有一些很基本的问题等着去回答。我最近发现在追求特质之外,总会一点点地理解世俗话语背后的共性:人们在这个时代遇到相似的问题,谈论相似的东西,在没有依靠的时候寻求慰藉,也许。
好像只要稍微静下心来问问自己当下最想做什么事,就轻松地去做的话,心情慢慢就会变好。如果没有察觉到自己想做什么,反倒转而去做计划去做或者觉得理应要做的事的话,心情就会莫名其妙地迷茫起来。尽情享受了一件事情之后,心里会自然而然觉得「这下已经差不多了」,满足了之后自然会想去做别的事情。
我很多时候是反思和内省过多了。要不从什么都不做的空白画布开始吧,让自己好好休息。或者,把这些情绪悬置起来,它们只是焦虑—抑郁的情绪习惯,要避免过度向内,更多地向外探索和创造些什么。两个思路汇合起来了。向内的习惯会导致自己不断地在评估自己的生活感受是不是很好,以至于到一种过于琐碎而且有失公允的程度。真奇怪,生活好坏依照内心的暗示改变吗?(当然。)也许必须要拿回阐释和创造生活的权力,以巧妙而温柔的方式。我的生活快乐吗?充实吗?有趣吗?值得过吗?井井有条吗?我需要解释权。
孤独,明晰。没有什么值得担心的不确定性,只是需要一点点地花时间,习惯呼吸这样的空气。审视和反思,带着温柔和体贴的目光。情绪上,接纳毛躁的精神状态,学会引导自己、和自己对话。敏锐地注意自己的习惯,关于如何利用时间、如何生活,这几年我习惯给自己太多负面暗示和压力。其实没有什么值得我毛躁「亟待解决的问题」,只是在太多细节上我变得不会跟自己相处而已。需要承认我的人格有这样的完美主义和承认欲求倾向,我需要一点点去引导自己回到关注自身。我更深层次上所追求的东西是什么呢?
把周围的东西——尤其是那些之前我似乎可以把责任推到外面的东西——撤走之后,能为我负责的就只有自己了。最重要的不就在这里吗,从这样的泥土里生长出属于自己的生活。情绪和精神上的resilience。
The parasympathetic nervous system predominates in quiet “rest and digest” conditions while the sympathetic nervous system drives the “fight or flight” response in stressful situations.
对待机状态的alert level做calibration。背景焦虑就是这样的东西,即使是没有任何理由,但莫名地感觉需要消耗注意力去顾及需要做的事和可能发生的坏事。就是因为这样视野才会缩小,身体和精神会变得紧绷。在这个时候稍微想想,事实上有什么事情需要注意吗?如果没有的话,就把它校准一下好了。去感受感官体验到的各种东西,包括静默的声音,房间的光线,刚洗完澡躺在床上的感触,以及时间的流逝。开放感官需要承受力。承受力与隐形的担忧之间有一种张力,换句话说就是「能不能照顾自己安定下来,放松体会什么事情也没有的时间?」这里可能是一个关键点,问自己「那些让我担忧的事情到底是什么?」毕竟就如之前所写过,「我愿意让自己度过愉悦和放松的时光吗?」
其实很喜欢发呆,让自己的思绪随意漂流。虽然说总是想要记下来,但有时候让它们随意来回游走很放松。可能,有时候把治愈自己的事情忘记了。总是觉得自己已经「恢复」了,但客观上相对以前还是容易积攒精神压力、对外界更敏感、思考的时候更难保持平静和感官开放。所以self-care更加重要了。回想起以前初高中的时候,也许是因为对外界有更强的推力,所以更能定下来。那种稍微有点中二的悲观和孤独的世界观,好像反而让我更加平静自然地活在世界上。似乎要培养用理性剖析那些自动化思维/情绪的能力和习惯。
感觉自己还是不够松弛。放松下来想想,只是玩而已。饿了就吃饭,困了就睡觉,想做什么事就去做,这样的生活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需要对自己温柔和敏锐的觉察力。稍微思考了一下社会化的事情,似乎不做一些什么能够符合社会价值、能对别人产生影响、或者至少能够提高他人评价的事情,就会开始产生一定程度的负罪感⋯⋯仔细想想,这就是工作和休闲的问题,归根结底是社会制度的问题,推广开去有好多人际问题。虽然是这样说啦,但果然还是允许自己玩吧。比这个更重要的果然还是觉察、理解和照顾自己的能力啊。
焦虑跟这些东西有关:控制欲、完美主义、社会化和人际关系、断裂和不协调感、持续的困惑、恐惧和死亡、空闲迷失和虚无、感受力的缺失、局促狭窄的视野、持续的低能量。
最近总是很晚睡,感觉是心里有一个美好充实生活的预期,但是每天的日常总是半桶水的状态,也没有在地图上很清晰的走向。而且晚上常常是一天难得独自一人的时间,白天或者内部原有的疲劳感就会在夜色中涌现出来,所以感到莫名地焦躁和忧郁。而且陷入这个陷阱里的话,会变得非常悲观。
是不是也是消费主义选择习惯的后遗症?仍然会评估生活的每个瞬间是否有趣有意义,想要时时刻刻充满灵感和意义,否则就开始质疑自己的情绪状态,果然是有点太不平衡了吧⋯⋯生活中无聊的、无所事事的时光应该也很重要吧。这种自动发生的评估还有不少,另一个是关于「最近有没有做一些有意义的产出」,还有「距离假期结束还有多久?想做的事情都充分做完了吗?」是时候需要思考一下这个问题了呢。时间总是这样,我永远无法到达那个我一直怀念着的夏天,只是一个个现在倏忽成为过去,把它的潜力打包,等待着我未来的怀旧。果然需要「顺其自然」吧,平静地面对现在,已经是最好的夏天了。
注意到对时间的否定性有两种很显著的负面情绪,一种是对过去的悔恨,一种是对未来的焦虑。总是会想到过去的几年是如此地空白,这两个月暑假似乎也没有期待得那么充实。与此同时就会认为自己虚度了时间,又没有向前行动。常常会觉得自己无所事事,没有达到某种预想的状态(又是如此)。仔细想想是错误的,非常没有必要,而且会伤害到自己的情绪。具体来说可能社会化的影响最大,看到别人的路径会稍微有种规范压力。而且意识到自己之所以对这些事有种energy burst和拖延的倾向,说白了就是回避精神压力。
所谓「对自己温柔」是很难做到的,不是空口说说,而是得敏锐地觉察自己的细微情绪变化、状态和需求。要相信自己不想做什么事情想做什么事都是有理由的,即使一开始还不太明白,不要用既定的话语去评价自己。反倒对我来说是对外界的评价要多点才行,要聪明果断地对外界事物给出自己的看法,并据此行动。我应该是常常使用直觉的人,但对这一点还没有清晰的认识。
发现自己可能有过度内省和在意情绪状态的倾向,其实适度即可,留点时间和精力给自己做感觉想做的事情吧!
发现一点奇怪的是,不论是单纯身体上的累还是精神上的疲惫,我都会短时间陷入一种悲观消极的轻微抑郁状态(常常就是因为这种状态拖到很晚才睡)。在这之中我会感到空虚或焦躁,但我想并不是因为什么具体的原因,归因的动机反而总是给我带来麻烦。我想其实在这种状态下我是在感受很本质的存在主义虚无感。以前我总是会觉得哪里出了问题,但现在仔细想想,没什么紧迫的情况,生活也很简单,幸运的时候身边也有陪着的人。所以矛盾就在这里啊,只是为了空虚而空虚吧。
我想新的主题就是,对抗「焦躁」和迷茫。对于我来说也许那种时时刻刻弥漫在周围的不安定心绪已经过了称之为「焦虑」的阶段了,现在它只是作为「焦躁」渗透在我的呼吸里。那么接下来其实很简单,只需要调整自己的呼吸就可以了。对抗的方法也很简单,只需要想点什么就行了。在温吞吞的白噪音上,想点什么。重要的是整理、收集,脑中对自己手上有些什么物品有清晰的图景,这一点会让人很安心。所幸的是我一直以来在做这个工作,手上拥有可以依靠的东西已经很多了,无论是文字、照片、音乐、书籍还是其他东西(大概可以分为阅读和创作)。大概需要每天至少两个小时和自己独处,这绝对是有很大作用的。我感觉到不知不觉越过那层藩篱之后,思考可以更加清明地运转。其实,我在想,也许我稍稍有些害怕自己「正常」状态的到来。为什么呢?不清楚。当我想象自己的正常状态的时候,那一刻升起来的焦躁感就是我最本质的焦躁感,它会现形。我似乎拿不定所谓悲观和乐观的天平,这⋯⋯就是躁郁吗:一方面想要保持清晰敏捷的头脑、平静从容的心绪、旺盛的生命力、创造力和行动力,但又会害怕自己在这种状态变得摇摇欲坠,不小心就会落回原形;另一方面就是缩回悲观、迷茫、无所事事的抑郁当中,最终只是卡在无尽的空白焦躁感里面。嗯,好奇怪,我不需要这种二律背反,我可以突破它创造某个平衡。按道理来说,关键是忽略它,行动、思考,少去评估自己。其实一直以来为了整理自己所做出的努力,已经在手边陪伴着我了,安心下来吧~
我想要从飘忽不定的空中气旋上降落到地面。以非常沉稳和安静的态度去思考。我想要对自己非常体面地生活,停止一些负罪感、焦躁和庸俗的先入为主。我想要相信自己牢牢把握住生活流动的心力。所以我想要写点什么,我仍然在非常用力地想。
沟通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呢?这种时候想要通过写点什么向别人传达我的无力感,但那真的有必要吗?生活本来就是如此,情感上的无力。也许我确实很敏感,我想要安全感和被理解。但那并不是什么现实中值得追求去达成的目标,大概。疲劳真是神奇的东西,积累在身上的疲劳难以察觉,但它毫无疑问微妙地影响着我。
现在稍微能够明白了,在学校是理所应当地会进入这样的慢性焦虑状态。还说是焦虑吗,总之重要的是对自己深层次需求的长时间忽略。这当然是由很多因素造成的,私人空间的缺失,没有足够的放松渠道,学习工作的压力之类。呼吸,很早就开始注意自己的问题,其实说不定单纯是「姿势」的问题。这可以作为一个隐喻延伸到我的各个情绪方面,姿势(以及我的意愿)和我对事物的二级评价。其实,我只需要一些高质量的独处沉默自我陪伴的时间。大概十五分钟,就会慢慢察觉到冰的边缘以及融化的路线。时间,人简直就是一个可怜的三维生物,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被按着在时间的轴上移动。所以回忆使我惊诧,我仍然依赖怀旧确立我自己。当你能正常呼吸的时间,你会发现时间都慢下来。所有事情似乎表露出它本质的轨迹,你对时间和空间的感知再度浑然地显示出实感。所以我需要让自己明白,在诸多事情尤其是未来方面,我需要真正意义上的给自己时间。我会更清楚看到是什么在扰动我。闭着眼睛的时候,我开始讨厌我一天当中睁着眼对屏幕生活的依赖。有没有可能,我可以脱离「任何东西」存在?是的,当然可以,我其实想要问我能够舒展成怎样的自己。
焦虑果然是一个意义更加深远的生活状态反映。它正是我携带着过往的人格和记忆,在进入大学机构和即将迈入社会的关口,所面对众多迷茫的集合。
焦虑(或者说过敏的精神状态)会更加快速地消耗精力,很快就会进入疲劳状态,从而就更容易开始抑郁的状态。感觉说不定是这样,焦虑和抑郁是同一个精神状态的不同面向而已。
发现自己有可能一直以来都不知不觉地困在情绪的笼子里。这是在各种意义上的。当我从大的时间尺度去看自己,就像是看到了笼子的外边,一瞬间会感到心的根被什么一刀斩断,从地上浮起来升到了空中。在书里看到,人有时意外地会不知不觉中对负面情绪产生依赖,会陷入一种「实际上不想要挣脱」的状态。我觉得正是如此。愤怒,想要通过抑郁去寻求安全和帮助,想要被看见。焦虑,害怕没有达到完美。自我、主体性的丧失。
焦虑有种「自由的缺失」的感觉:随着呼吸的变化和身体各处的紧张,本来宽敞舒畅、真实立体的世界变得狭窄扁平,似乎我在其中失去了一切的可能性,只剩下无意义的、在一个中心点凝聚的致密的焦虑。这次有下意识地去考虑,底层的原因就是很下意识的自动化思维,很隐蔽的消极自我暗示,从一个小点出发就能够引发正反馈。这次体验到了这种世界相位的改变,即使是很想要挣脱出来,即使是身体还残留着自由呼吸的记忆,也只能被暂时困在那个场所里。奇妙,但似乎又是如此的简单,让人怀疑这是不是弱不禁风的情绪泡泡。我想不出任何要把自己置于那种境地的必要性,那么为何我要处于那种境地呢?这就是问题所在。
才回忆起来原来自己是这么脆弱。自我模糊不清的感觉,在爱情当中焦虑不安的感觉,无所适从地四处寻找自我和安全感的感觉。边界感太模糊了,太害怕冲突,以至于身体充满了黏糊糊的不清楚的不安。我就是经过了这些到现在的呢。
看到一篇关于迷幻蘑菇里有的致幻物质可以用来治疗抑郁症的文章。里面有个很妙的比喻,说抑郁症的人大脑反应的模式就像千沟万壑的地形,落入一个地方就难以移动;而服用致幻剂可以让这样的曲面变平,从而更容易在不同的想法之间跳跃,能看到并会去探索更多的可能性和洞见。原来是这样啊,我也可以自己把这个抚平呢。
好像已经找到安全感的来源是什么了。安全感就来源于,我在生活当中独自一人不断地寻找着安全感这件事本身啊。也是一种习得性的反射吧,总是感觉自己还需要不断去找缺失的东西什么的。在大自然里,在音乐里,在生活本身当中,已经存在了,并且未曾变过。说不定我要更仔细地摸清楚变化的是什么,是我的人生经验,是我的年龄成长。在高低起伏的思维空间里放眼望去,感受、想象,这个眺望某种程度上就是安全感本身吧。我的成长过程,就是时不时觉察到自己在一个很致密的屏障面前,然后去想象新的目的地,再一步一步达到那里吧。
我好像终于明白一个事实,我就是一个敏感而焦虑的人,这就是正常的状态。也就是说,以我的性格,面对世界和生活的时候就是会感到焦虑才是正常。但与此同时,因为这样才会有细腻的感知,才会感觉到各种强烈的情绪。这样一想,我似乎能够抓到那个抓手,和过去的我相连,和那个丧失了自我边界感、丧失了对生活的感受的我。他时不时还是会在我的生活中出现,因为他与我重叠。我们的伤痛是实实在在的。但正因为如此,我要好好地正视它,我要独自去面对它。Hug yourself, again and ag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