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旧
除了治愈之外,我的生活还有另一个母题——怀旧。每每假期将尽,怀旧就伴随着一层悲伤感袭来。很多记忆的画帧重叠着,构成抽象的怀旧感。包括小学的那些无所事事和兴趣盎然的周末,出去玩回来之后随意躺在床上安静的半梦半醒,厨房和阳台传来的模糊的气味和声音。中学的那些怅惘和沉迷于各种事物的周末,放学之后四处游荡的下午,若干个注视夕照和晚霞的傍晚,以及由空调、阳光和自由构成的暑假。其实很早我就知道,怀旧并非针对
除了治愈之外,我的生活还有另一个母题——怀旧。每每假期将尽,怀旧就伴随着一层悲伤感袭来。很多记忆的画帧重叠着,构成抽象的怀旧感。包括小学的那些无所事事和兴趣盎然的周末,出去玩回来之后随意躺在床上安静的半梦半醒,厨房和阳台传来的模糊的气味和声音。中学的那些怅惘和沉迷于各种事物的周末,放学之后四处游荡的下午,若干个注视夕照和晚霞的傍晚,以及由空调、阳光和自由构成的暑假。其实很早我就知道,怀旧并非针对
之前听心理医生这么说,「心理障碍的『康复』是可能的,而且大多数人都可以正常康复。但这个康复并不意味着负面情绪消失了,而是说它依然在那里,但已经对你没有什么影响了。」我越来越能理解这句话了。以前有些避讳「解决心理问题」、「消除焦虑」、「消除抑郁」这些说法,因为我认为这样说,对于那些正深受其扰的人来说是一种二次伤害——这些情绪问题对于正常人来说不难解决,但对于她们来说能否解决仍是个未知数。不过现在我
夜幕降临,人们逐渐睡去,城市才能够从平日的喧闹中脱身,得以片刻的喘息。老旧样式的大楼比平日更显苍老,蜷伏在冰凉的土地上休憩。街上保留着为数不多的人造灯光,交通灯的闪烁映照在那些光溜溜的建筑外墙上,每闪一下,大楼就被撼动一次。平日里,它们的面容有那么脆弱吗?如果它们有这样的自觉,或许不至于看上去如此落魄。微不足道的人造灯光在此刻显得特别温暖,惺惺相惜地抚摸着它们的外壳。依稀的车流为了填补此间的寂寞
房间里好暗。我起身下床拉开一手掌宽的窗帘,于是窗外的晴天悄悄爬进了房间。我眯着眼睛注视着窗外,打量今天的天气如何。其实没必要看,只是一个跟昨天和明天一样的夏日。看了一会儿,我坐回床上,又陷入了半梦半醒的状态。意识里传来蝉鸣。是梦里还是梦外也说不清,反正只是没睡醒。我低头等自己醒来,时间慢慢流逝。晴天很好,但我也喜欢阴天。所以有好些晴天里,我故意把窗帘拉得剩下一条缝,让房子的光线阴暗起来,随之
夏天晴朗时的天空总让人感觉异常开阔。不像秋天有时阴沉的天空,感觉厚厚一层密闭地包裹着我;夏天的天空真的好高好远。也许是因为云,夏天可以看到很多很多的云,就如同海面上航行的船一样。天上有它们悠然地(或者急匆匆地)航行着,也就暗示着世界可能存在着更宽广的目的地吧。自然非常美丽,当然这句话小学生也知道。但我总觉得我现在比起小学生时候的我更认同这句话。有时候很想要追寻某些意义,却发现自己的生活其实只是由
一如怀旧的未来,在未命名时空中存在着夏日傍晚的乐队合练,拥抱中抚慰人心的气味,踌躇在洗净碗碟上的水滴,以及月亮上遥远的蝉声。我审视着与那个时空之间的距离,等待思考渐渐被拖入膨胀的尺度。便是这样简单但不便明说的困扰,当这样的困扰持续越久,就越深谙它的难以诉说。即便如此,这片无法触及的距离成了我自身的一部分,渗透在现实的空气中被呼吸着,被依存着。
高三上学期的期末考试结束之后,我们得留在学校里继续学习。那段时间对我来说不是什么平静和愉快的日子。考试之后,大家或许忙着在对答案,或许忙着在准备寒假的复习。我就像在潜意识里刻意逃避那样,开始研究一些别的东西——用微分方程解物理学中含有非线性元件的电路相关问题。那真是糟糕的逃避,因为我对物理也没有那么感兴趣,我只是着迷于蘑菇帝国充满自赏味道的吉他音色,想知道它们到底是怎么制作出来的。那段时间,周末
Sun Bear Concerts是1976年11月Keith Jarrett在日本的钢琴独奏会巡演的录音专辑。在两个星期内,他在日本进行了八场独奏会,这张专辑收录了其中的五场,分别是在京都、大阪、名古屋、东京和札幌。每场演奏会都由上下两部分组成,每部分是四十分钟左右的无间断钢琴即兴。加上三首encore,这张专辑的时长达到六个半小时。这张专辑1978年由ECM (Editi
最近有在做一个当代爵士的歌单(Apple Music),把近几年喜欢听的曲子和在积极关注的音乐人汇总到一起了!列表应该不完整,不过希望大体可以(从我的角度)反映出当下的新生爵士乐风貌。这并没有任何明确定义,我收集的基准大概是:音乐人大多都年轻,感觉像是从爵士/融合谱系发展而来,但也并不是一耳朵就能听出和上世纪的爵士传统(像是大乐队、Swing、Bebop、Bossa Nova之类)有什么联系,而
最近我一直在默默思考AI正在给宏观世界带来什么潜在影响的问题。谈论这些问题很难,我常常倾向于避开一些当下甚嚣尘上的争论,仅仅因为不喜话题的风格或气质,比如加密货币或Web3。也许是一种Neo-luddite,或是对理工科刻板印象中思维方式和意识形态的下意识叛逆。但我碰巧是学习机器学习领域的学生,深入接触过AI音乐这个方向。所以我意识到,我越来越难以忽略这个问题在我体内造成的割裂感、和潜伏在其中的巨
来自以色列的音乐人Kutiman在2009年的Thru-you系列,由十几支互不相干的音乐视频重新剪裁组装成新的音乐。来自世界各处各式各样的面孔(分不清是哪个国家、什么种族),在家里、学校、琴房、街头、录音棚、舞台,演奏各式各样的乐器。犄角旮(kaa)旯(laa)散落的碎片被汇集在一起,刨去原有的意图和语境,肆无忌惮地拼贴成新的画面——就像是小学生们用废弃报纸做手工,不过比那还要更加好玩。拼贴成的
虽然无法完全确证,但这张似乎是1980年代村上春树(左)和坂本龙一(右)的合照⋯⋯‼村上似乎当时作为嘉宾参加了坂本主持的电台节目。其实在深入研究他们两人的时候就注意到,生于1949年的村上只比坂本大三岁。1969年全共斗运动的时候,村上刚进早稻田大学,而坂本作为高中生正在和大学生一起参加抗议「出风头」。⋯⋯难以置信的组合!另外他们的联系还有:由村上同名短篇小说《トニー滝谷》改编的2004年电
刘窗:在地宇宙,天线空间:在录像作品《比特币矿和少数民族田野录音》(2018)中,艺术家关注到中国西南部的水利工程与比特币矿之间的关联,这种独特的能量与信息的转换链条成为了这则宏大故事的开端。链条一直延伸,从清末早期的信息化工程到站在光缆上操作「快手」的工人,从区块链到高速铁路,从赞米亚到索拉里星,从数据到声音,从地方到全球,这趟旅程犹如怀特海所言及的「思辨历险」,一场力图突破认识论框架的思想实
环境光是怎样塑造事物的光影的呢,光影又是怎样微妙地影响情绪的呢?我一直很好奇。一天之中环境光的变化非常戏剧,特别是在日落日出短短的十分钟内,这就是人们如此着迷于它的原因吧。其他时候环境光变化则太过缓慢,让人忽略对这部分世界的感知。但即使是在静止的正午,仍然可以发现散落在墙壁影子上、或玻璃杯下面的剔透阳光。环境光的质感无论何时都在周围。我不会画画,所以我很佩服那些在风景中对光影有着惊人把控力的画师。
「如何生活」这一问题其中无法忽略的一大部分应该就是「如何和自己相处」吧。越来越觉得这并不是一句空话,而是货真价实的,很可能是一种把亲密关系的日常性和距离推向极点的关系,尽管当然又包含很多特殊性。如果没有和自己相处的能力,还要去跟别人建立亲密关系,几乎肯定会遭遇创伤。我想把所谓「极致的孤独」这个描述放在和自己的关系身上,但似乎这样做仍然不能好好地面对自己。在生活的空间当中就是有这样一块领地,没有任何
暑假试着做了我的一本书,取名叫《等到夏天结束,我们就搬家》。虽然并不是什么高级的出版物,但印刷出来拿在手里果然很有成就感!拜托朋友写的序和我自己写的后记里,已经很好地描述了做书的初衷、文字和排版展现出的结构以及它与我的关系。这本书是非常私人化的物品,制作时预设的读者就是我自己,因此大概不适宜用公共的方法去阅读它。如果能够把它当作低声呢喃的自言自语来翻看,并从中获得灵感或乐趣的话,我会很高兴的!在
我已经难以理解这世界了,但今晚我仍然会在困倦中睡去。世界涌现出的复杂性,血和泪水,恐惧和痛苦,将会像火星的地表一样,穿越到远古的地球进入我的梦里。脆弱的我总是在希求着绿色的平静,以至于十九岁之后我便不再记得起我的梦。人是多么渺小,并且脆弱,记忆模糊,视野狭窄。但总是有一股乖戾的气息,提醒着我人存在本身的异样。那是一种从胸口涌出来的混沌黑色集合体。其中最为人恐惧的是死,与生的世界之间仅仅互相渗透着非
英国女王在2020年4月瘟疫时期对国民发表的四分钟演讲。毫无疑问它带有一种不可思议的安定人心的力量。为什么我会被感动呢?即使女王的演讲内容并无太多深刻内涵,与众多政要日复一日在耳边聒噪的话语无异。但我或许从女王的演讲里能够想象一个平行世界,一个并不存在的2020年。女王没有政治力量。正因如此她只是单纯地说了这么一番话,凭借简洁而带有历史感的措辞,就足以给人力量。我至今仍未理解瘟疫给我们的世界带来
圣诞快乐!年末年始总是在不知不觉间到来。这个时间点提醒着,地球又快要公转一周了,而且刚刚经过远日点(忘记祝冬至快乐了)。最近好久没有自我对话的余裕,情绪像搁浅在沙滩上的沙丁鱼,刚被潮水润湿一下就又干掉了。感觉什么被堵塞住,也很久没有写日记的心情。
既然这一年快要结束,还是浮起一点想要回顾和展望的心情。回看今年的日记和相册才记起来,原来今年也好好地以自己的方式度过了。虽然四月份把档案馆建成,但没能一点点往里面添置新物件,有点可惜。可能是因为不太好把握私密性和公共性的平衡。很多想法都写在日记里,满足了私密的倾诉欲(?)之后就少了公开的欲望。在生活流动稍微枯竭的时候,这些想法和记录可以重新打开一些闸门,让回忆的时间潜能发挥出来,也能帮我再次确认自己的位置和主体性。就像一直以来那样,收集和整理对我来说具有无比重要的治愈力。所以把今年的日记收集整理起来,大概也是一种自我对话的形式之一吧。我总是需要一些平静的时间,无所事事或慢慢地做些什么小事的时间。年末年始总能稍微给我一些慢下来的气氛。
今年也是听着Chet Baker的Silent Nights感受平安夜的氛围。今天整理了2024年的日记,部分归档到档案馆里,之后应该还会把之前的也搬运进来。至于展望的话,等到过几天再考虑吧。希望能感受到体内平静的力量。
歌单。太多能让自己的兴趣点被激活但平日埋藏在箱底的东西。一直在寻找像实体物件那样可以有一定亲密性的东西,但就算是这样也不容易每天都有惊喜?还是要等到想去看了,一定时间、心情、机缘、语境,才会体会到对的东西吗。
就像是想要理解音乐那样,我也是抱着同样的想法尝试理解生活吗?这种尝试显然是我困惑和焦躁的根源之一,但我大概不得不那样做。尝试理解一种结构,可以遍历的层次和方面,可以抓住的若干线头。但生活似乎更多是一种混乱。一种张力来自于日常的无聊和热情以及意义之间。虽然说之前的日记已经把我反反复复想的东西都或多或少涉及到了,但还有很多没有成形或正在成形的想法仍然处于无法诉诸于实体的混沌状态。我确实敏感情绪化和悲观,容易焦躁和受影响,但把生活当作运筹学和功利主义的优化目标的乐观主义就是唯一的叙事吗?
cocoonics是中国女性电子音乐人,今天是第一次知道,在网上看了她在上海的Boiler Room感觉很不错,干燥、深度、有机感把握得很好,虽然说只是DJ Set。中国有这样的音乐人,说明时代在发展。不过今晚这场截然不同,我猜跟小场有关,她演的是自己的作品。给人非常类似Four Tet的印象,有机的音色,抽象、简约、稍微迷幻。其中一些音色会让我想起Su Yu,某种东方的感觉。但整场爽点并不多,维持在一个比较ambient的氛围。背后的visual art也很有意思,家、太阳神/月亮神、车车之类的小3D模型在旋转。cocoonics似乎在用一个红外线的手势控制器,大家看得津津有味。十一点钟结束,老板让她再演一会儿,于是她开始DJ一些「受到日本启发的」Anime Breakcore,非常好!第一首让我非常惊艳,jazzy的8-bit旋律和和声,压倒性的碎片快速密集层叠,五颜六色的东西,cocoonics一脸幸福的表情,太好听。
九点多的时候我们进去,另一个乐队正在暖场演出。发现这是个很惊艳的日本实验摇滚乐队,名字叫Paris death Hilton,只有合成器和鼓两个人,合成器大叔非常酷炫,台风很好,用两个Launchpad。相当之噪音、迷幻、强力和快节奏(近乎某种Hardcore?我不太分得出来),也相当具有日本色彩(旋律、和声)。确实,简直就是我想在日本听到的地下音乐!现场的感染力非常强,听得很爽。果然还是对“high entropy”的音乐有种迷恋。我会联系到,这是一种后现代的表现,因为听流行(?)的东西会给我一种不知道到底想说什么,或者想说的东西很难感同身受的感觉。如果说「真诚」呢?也难说流行不真诚,但是说的东西并没有触及到什么。
归根结底可能还是,如何跟和自己不一样的人相处的问题。虽然说这类事情客观上完全没有对我产生影响,但我果然还是会对别人和自己不一样的地方感到不快。这是正常的吗?我觉得确实应该锻炼怎样大方地接纳和自己不一样的人,即使是在一些自己觉得比较重要的方面上。以往遇到这种情况,尤其是在亲密关系当中,十有八九会把这个上升到感情层面,这样看来可能只是我感觉到对方和我不一样,而我想要坚持我自己的性格习惯而已。可能说到底,也是边界感和主体性、独立感的问题吧。
人果然还是相当依赖「自我感觉良好」是吗?但如何才能平时不显得过度表现/炫耀/说教,而且尊重别人的表现呢?或者说,追求这种平衡就是某种所谓的「圆滑」吗?自尊、自我认同、价值感、谦逊、智识、边界感、人际关系,似乎牵涉到很多主题。
没想到一下就遇到名曲喫茶Lion。在里面坐了一个小时多一点,感觉心灵有被洗涤的感觉。都市中间一个奇妙的洞。像是一艘老旧的航船,一排排罩着酒红色座垫的座椅都朝前,再经过两三排不高的唱片柜,有着典雅装饰的壁橱里则是很多音响设备。但真正的音响在二楼,挑高空间的上面,几乎占满一整面墙的木质老式巨大音响,上面写着“2D Sound System”,这就是店里引以为豪的立体音响吧。二楼天花坠着一盏西洋风格的吊灯,店里的装潢当然都是欧式,磨砂窗户看不到窗外,店里微微暗。店里不能够聊天会话,所以只能专注听音乐,有人看书写字,有人闭上眼睛也许睡着了,有人滑手机,也有人什么都不做。点了700日元的冰咖啡。一开始在播拉威尔和瓦格纳(一首慢速的管弦乐,没想到瓦格纳还挺不错?),三点钟恰好赶上店里的concert,听了贝多芬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店里每天的concert曲目会做成传单发给客人,也会刊登在网站上。更换曲目的时候,老板会播报上一首和下一首曲子的名字,很老派作风的感觉。小提琴的演奏诉说感很强烈,虽然说没给我很特别的感觉,查了发现据说是「四大小提琴协奏曲」之一。之后又听了柴可夫斯基钢琴协奏曲,前奏一想起非常熟悉,之前大学里上课老师给听过,好棒的包裹感旋律,让人想到在上演最后一场盛大宴会即将坍塌的舞厅,后面的发展还挺紧张的。这个店给人感觉真的很好,与世隔绝,想到上世纪各色人等都在这里听歌,其中应该还不乏名人,有种神奇的感觉。从店里出来的时候感觉真的像钻出一个奇妙的空间,回到都会的空气。
跟别人在一起的时候,我似乎总是会把「最近有点缺乏创造力/想像力/生命力」的想法投射到别人身上。一种想要依赖别人但又被动的性格的某种体现?需要更加锻炼自己情绪的独立性,这个硬币的反面是对别人的换位思考和尊重。尤其是对更加亲密的人,我的弱点有一部份就在这里。必须要反思才行⋯⋯渴望一种无条件的亲密固然是可以理解的心情,不过这或许只能在幻想中存在,现实中亲密需要建立在一种边界线上。一种什么样的边界线?基于个体性和现实性存在的边界线:人与人(或物品)之间总是相对独立;而且发生互动的时候总是基于现实世界(而不是幻想世界)的原则和法则。不过要为自己辩护一下的话,可能是情绪和想法太容易收到外界影响的缘故吧。总之,去感受这个边界线吧。
晚上泡澡了,40度的水温刚刚好。想要入浴剂和小黄鸭了。在这种时间,似乎会把体内关于自我的部分一个个拿出来检视,想要整理出可以辨识的一个个模组,然后感受体内是不是足够放空。这种尝试把它们捋顺的过程很像是做扫除,把房间的东西先拿出来放到别处,把空间清洁干净之后,再把东西一一整理好摆回去。说不定我一直以来就在默默地做这种心灵清洁的工作吧。
爵士跨界电子。《Shapes That Change Shape》前段合成器一响起来就好像坠入云层⋯⋯
把握到《The Theme of Big Wave》开头的气氛里那一点点微妙感了。吉他的大七和弦,小六度反复一起一伏,贝斯重复着根音,打击乐器广阔的混响,伴随着清脆的铃铛声。这么牵强附会可能不太合适,但是广阔的海风吹来,夏日特殊的解放感直击心灵,微妙的苦涩味道划过嘴角,City Pop的时空错乱感一瞬间不由分说抓住我。
山下達郎的聲音果然就像在衝浪。
无论什么时候《eureka》这张都是最棒的。给人暑假终于到了的感觉。
第二次发这首歌,初音盯。会对噪音墙有特别的迷恋。不说混响,混响只是技术层面的东西。
辽阔但是有界,没有一个人,自我意识强烈的空间。像云从高空中坠落,或者高空从云上坠落。周围都是软绵绵的,又是清醒的,都要往上面飞上去,又要从心里跌下来。你往噪音墙上看,试着找一个裂缝,实际上那满是裂缝。嘴巴里面呓语,我想要找什么,盯着riff我哑然失声。
让我想起夏天教室窗外的蝉鸣,不,那不是回忆。那是回忆,不存在于我的时间轴上任何一点。那是什么?日文,梦里面的世界,世界里面的梦。永远的高中生和永远的文学少女。时间流啊流,流出了世界线,好清醒的梦。克制的、analog的,梦。
雷雨的时候,雷声会让我想到很多。这一片土地,在还没有人类出现的时候,在还没有生物的时候,在地形还没有成型的时候,雷声是不是跟现在一样呢。雷声跨越着时间轴,和安静的雨一起落在地上。没有混响的雷声,提示着一片有限的空间,没有河流的峭壁和原始地貌,天空中的铃声拖着长长的尾巴。新月升起,雷声安睡。来自Max Richter的Sleep,8个小时的安寝专辑。把它当作音乐来听的话,会发现更不一样的东西呢。晚安。
角松敏生《Sea Line》,收录在1987年的专辑《Sea is a Lady》。隔了两年再听,果然还是至今为止听过最有清凉感、呼吸感的电吉他solo,太棒了!
同样是吉他非常出彩的Jazz Fusion/City Pop音乐人,(而且同样着迷于夏日海边的意象),和「烂熟」的山下达郎相比,角松敏生的声音似乎感觉更加洗练潇洒(也许只是单纯从个人形象来判断了⁈)。全曲印象最深刻的是那几处半音下行,太独特,海风迎面袭来的感觉。
2004年现场:YouTube。2017年重制版的录音室现场:YouTube。(这个年纪弹吉他还是这么潇洒!还是那把湖蓝色的吉他。)
彻底迷上了《在广东少年》这首歌!《Kylyn Live》,麒麟,由爵士吉他手渡边香津美带领的融合乐队,同名的「传说的名盘」。1979年在六本木Pit Inn的现场,坂本龙一担任合成器和监制,矢野显子(坂本的第二任妻子)负责钢琴和人声,另外还有鼓手村上秀一、萨克斯清水靖晃之类听说过的大名。杂糅着中華的烂漫声音,还有极具张力的爵士即兴,「媒介音乐」和「本真音乐」的快感在这里交汇了,让我有些不知所措⋯⋯这就是日本味⁈感觉到我要通过渡边香津美入门日本爵士了,Casiopea(第一次听是在vaporwave采样里)的爵士融合感在这里已经初见雏形了,居然是坂本带我认识的!虽然说《在广东少年》跟广东一点关系也没有😆!
黑眼珠之中,红花开
黑眼珠之中,黄风刮
黑眼珠之中,海水摇
黑眼珠之中,白壁崩
你嫣然微笑,对我微笑
对失明的我,呀!啊!
One of the best keyboard solo I've heard by Cory Henry in Snarky Puppy!! Jazz fusion at its best!
Yvette Young为电吉他和弦乐写的歌,感觉好棒!之前就有在关注她的channel,她是有中国血统的math rock/prog rock吉他手,稍微听一听就会感觉到那种充满lyricism和情绪流动的作曲和演奏是多么与众不同。更像是来自日本数摇的传统,内省而富有技巧和表现力。这次和弦乐的合作——大多数时候是丝绒般的背景亲密地支持着多变的旋律,特别的时候则是在满溢的情绪能量当中自由地漂流——将这种特性带到了一个更加让人怀念的地方。
昨天从Max Richter出发,偶然遇到了很有意思的专辑New Colours of Bach,才知道Recomposed(对古典曲目重新作曲)原来是小黄标的一个系列。巴赫十二平均律曲集的第一首,用电子乐的方法改编成了这样一首曲子。开头充满混响的音响遥远地暗示着原曲的和声,之后有趣的琶音器和低音进入之后境界似乎转移到古典和现代难辨的地方,最后以轻微失真的温暖音色奏出赋格曲作结。另外,也推荐大提琴家Peter Gregson重编巴赫的大提琴组曲。这种重编古典的音乐对电子乐元素的使用和我平时常听的电子乐非常不同,但音色、奇妙的织体和氛围都很动人。
但归根结底人总是会疲劳。最近很喜欢弦乐的听感,尤其是小型的室内乐,尤其是当代的作曲家。这组《Plan & Elevation》对我来说就是一些疲劳和怀旧,无力和思念,在室内安静而稀薄的空气里躬身自省。那些稀疏的拨弦,节奏的互相咬合,让我想到院子里的一棵果树。
来自Caroline Shaw的《八声部组曲》。我想这是当代音乐图景当中对我来说最美妙的部分之一。人声可以伸展到如此宽阔的地域。只有在「当代古典」中才会出现的奇妙和声,木洞一般空旷又绵密的质感。(已经有点难以形容了,暂时写不出)总之,我感觉到其中的某些东西强烈地吸引着我。
Partita for 8 Voices is an a cappella composition by American composer Caroline Shaw. It was composed from 2009 through 2012 for the vocal group Roomful of Teeth and was released on their Grammy Award-winning self-titled debut album on 30 October 2012. The piece was awarded the Pulitzer Prize for Music on 15 April 2013, making Shaw the youngest recipient of the award.
封面很有趣,因为是植物所以好奇就去听了。音色就像隔着毛玻璃的这株看着像金桔的东西一样,宁静、愉悦而富有个性,在微微温暖的空间中自然生长。
坂本龙一收录在《THREE》里的《圣诞快乐,劳伦斯先生》,钢琴和提琴的合奏十分动人。之前在电影《坂本龙一:终曲》中,有坂本在东日本大地震震灾时,在民众聚集着的作为避难所的体育馆里演奏的画面。当时似乎也是同样的三重奏,不知是不是专辑中的三人。坂本当时好像说了「今天晚上有点冷,大家来听听音乐吧」类似的话。乐曲最后的呜咽实在是太悲怆。但我尤其喜欢,电影那一幕时感动得哭了起来。坂本的音乐总是以不可思议的平静传达着治愈的力量。
托托的个人网站。「一切關於〇〇一代的折衷主義活法」。
托托的翻译。“Meds for Self-Imposed Exiles from Homeland”.
入夜的幻想回忆:远山—溪谷—公路—梦泡
上个夏天是多久之前呢?
未命名时空中初夏夜晚的乐队合练。
架空的太平洋海岸。
试着做了一下春天的星星⋯⋯
这次加入了城市夜晚的雨声作为背景噪音。尝试了一些和声,时而幽暗时而明亮的效果居然营造出了不错的氛围呢。其实现在还不是很习惯作曲(各种原因),不过稍微把即兴的内容做一些混音,也算是有不错的效果嘛。
在a调上的练习。